[实用新型]一种引脚分布测试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43887.8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陈淑章 |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脚 分布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的一种引脚分布测试盒,尤其涉及一种汽车 电子领域中可以快速测量ECU接插件引脚信号的测试盒。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的主流汽车都采用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 控制单元)作为汽车的主控中心。任何一辆汽车出厂前都需要对ECU进行 严格测试。
目前开发的ECU用的线束接插件是46个引脚的,在实际开发测试时 需要对每个引脚的信号进行测量。测试时需要到线束的非接插件端找到要 测量的信号线后在这一端进行测量。
经分析发现,背景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接插件是46个引脚的,因此线束上有46根线,如果要找到想要 测量的哪一根线通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找到后还要固定被测量 线和测试探头后才能开始测量。因为测量信号通常要花费很长时间,效率 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引脚分布测试盒。通过在线 束中间加一个引脚分布测试盒,将这些引脚的信号引到该引脚分布测试盒 的面板上,面板上为每个引脚设置了测试桩。测试时,把线束插接件的每 个引脚依次序插在引脚分布测试盒面板上的测试桩上,这样不管要测量哪 个信号只要接到测试盒对应的引脚号上的测试桩上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 量。节省了查找引脚号对应的线束的具体信号线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引脚分布测试盒,包括引脚分布测试盒壳体和测试桩。
测试桩固定安装在引脚分布测试盒的面板上。
测试盒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防止测试时造成短路;由于测试时线束 很多,为了稳定测试盒,测试盒内部采用重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在测试盒 底部设置防滑垫。
测试时,ECU的每根测试线都固定插入在测试桩上,需要测试哪根信 号线,就直接可以找到该测试桩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测试ECU的引脚信号时难以找到具体信 号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测试盒(1)、测试盒壳体(2)、测试桩(3)、电子控制单元(4)、 信号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引脚分布测试盒。包括测试盒1、测试盒 壳体2和测试桩3。
测试盒1位于被测试的线束中间位置,线束穿过测试盒壳体2上的测 试桩3后连接到其他测试设备上。
其中测试桩3可以设置多个,每个测试桩3固定一根电子控制单元4 的信号线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测试全部的电子控制单元4的信号线5, 在测试盒壳体2上设置了共46个测试桩3。在实际中,根据测试需要安装 多个测试桩3。
测试桩3可以全部设置在测试盒壳体2的一个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多 个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把46个测试桩3全部设置在测试盒壳体2的同 一个面上。
测试盒壳体2的表面采用绝缘材料,防止造成短路,在本实施例中采 用ABS材料制成。
测试盒1内部采用重金属材料制成,增加稳定性,例如铅。
测试盒1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垫(图中未标出)。
测试桩3采用标准的4mm香蕉插座,固定安装在测试盒壳体2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重金属材料、ABS材料以及防滑垫均为现有技术中 的公知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无需针对他们做特殊设计,故不再赘述。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实用新 型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