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3522.5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曹琼华;蔡喜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N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北区江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空气质量 环境监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装饰材料,它们散发出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肝、肾、呼吸系统、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会造成严重危害。
2012年3月,我国也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而符合这一标准的新车,有望在出厂时贴上车内空气质量合格认证标志,以期改变目前各品牌各说各话、缺乏公认标准的局面。但这一标准只具有推荐性而不具备法律约束,各汽车厂商对依照该标准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积极性不高。据悉早在几年前,国内一些行业机构就曾经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汽车进行过检测,结果十分不乐观,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严重超标。但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并没有减弱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以火箭式的速度增长。
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担忧也与日俱增。据调查,绝大多数人士对国内新车空气质量心存担忧。其中,认为90%以上的车型都存在空气污染可能损害健康的人士占总投票人数的52%。让汽车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车内空气质量状况,对于汽车销售和消费者的健康都至关重要。
目前有关环境监测的设备已有很多研究,但体积都较大,集成度低,对于车内狭小的空间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的环境监测设备集成度高,体积小巧,非常适合车内使用,而且降低了成本。用以解决现有环境监测设备体积大、集成度低,不适于车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的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壳体、上盖和下盖,所述的壳体内安装有环境检测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的环境检测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车内环境检测参数发送给车内仪表盘显示,所述的环境检测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并与上盖固定,所述的下盖开设有五圈通气孔,所述的下盖上开有一个方形槽和三个弧形槽,所述的方形槽用作供电电缆的入口,所述的供电电缆连接车载电源,所述的三个弧形槽内放置防滑垫。电路板的高集成化设计,使得模块小巧便于安装,满足了车内狭小空间的检测需求。而且防滑垫可以让监测设备在行驶的车辆内更加稳固,不易产生滑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直接贴在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环境检测模块上开有两个螺丝固定孔,所述的下盖上对应开设有两个螺丝固定槽,螺丝固定孔和螺丝固定槽用于环境检测模块与上盖的固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电路板四个边缘处开有四个螺丝孔,所述上盖上对应设置有四个螺丝固定柱,所述的四个螺丝孔通过螺丝与所述上盖上的四个螺丝固定柱固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的电路板为PCB电路板。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空气质量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的环境监测设备内置有风扇,用于内部的空气对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设备能实时监测车内空气质量,及时提醒消费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开窗通风或内外风循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有效降低汽车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焦虑,另外,电路板高集成化的设计,使得模块小巧便于安装,满足了车内狭小空间的检测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盖,2为线路板,3为无线通讯模块,4为环境检测模块,5为下盖,6为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3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