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2322.8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华有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祥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15/06;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7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调和 加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
背景技术
添加剂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为了满足润滑油各方面的性能要求,目前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添加剂,且其物理性能各不相同。有的添加剂在常温下为低黏度液体,有的则是粘稠液体。润滑油生产时都是将各种添加剂直接投入装有基础油的调和釜中,然后利用搅拌机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最终得到润滑油成品。
为了减少搅拌死角,提高搅拌的均匀性,现有技术多是在改造搅拌机构的方面入手,如增加搅拌叶片、改变搅拌叶片的形状、增加气动搅拌等。上述改造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技术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导致搅拌机构及调和釜结构越来越复杂,带来维护费用高、清洗难度大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包括若干加料柱、高压氮气管、添加剂汇总管,加料柱顶端设置有加料口、氮气喷嘴,加料柱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各加料柱的氮气喷嘴均通过管路及控制阀接高压氮气管,出料口均通过管路及出料阀接添加剂汇总管。
所述加料柱可采用透明壳体,且壳体上可设置刻度标识,以方便控制添加剂加入量。
为了方便排出加料柱内多余物料、清洗水等,可以在加料柱下端设置超量物料排出管。
为了适应高黏度添加剂,可以在部分加料柱外侧设置有保温加热层。所述保温加热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加热、水(油)夹套加热等结构。
为了使添加剂通过完全排出,所述加料柱优选竖直设置,且其下端呈倒锥形。添加剂汇总管优选倾斜设置,添加剂汇总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度。
作为优选,所述加料机构包括5-10个加料柱,其中1-4个加料柱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加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为润滑油调和釜设计了专用加料机构,各种添加剂能够分别定量添加,提高了添加精确度;
(二)各种添加剂在添加剂汇总管中初步混合,降低调和釜内混合难度,能够大幅度提高润滑油调和效率;
(三)结构简单,便于清理、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调和釜加料机构主要由加料柱1、高压氮气管2、添加剂汇总管3构成。
所述加料柱1为竖直设置的透明管状筒体,筒体上设有刻度标识。部分加料柱1外侧设置有夹套式保温加热层11。
加料柱1的顶端设置有加料口4、氮气喷嘴5,倒锥形下端设置有出料口6及超量物料排出管7。
各加料柱的氮气喷嘴5均通过管路及控制阀8接高压氮气管2,出料口均通过管路及出料阀9接添加剂汇总管3。添加剂汇总管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超量物料排出管7上设置有控制阀10。
将本实用新型加料机构的添加剂汇总管3的下端与调和釜进料口相连通。润滑油生产时,首先,将各添加剂分别定量注入不同加料柱1(超量注入的添加剂可通过超量物料排出管7排出),并将基础油注入调和釜,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同时或分阶段打开各出料阀9及相应的氮气管路控制阀8,使各添加剂以较高流速在添加剂汇总管3内混合并进入调和釜,最后,利用调和釜1内的搅拌装置进行简单搅拌即可完成润滑油生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祥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祥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2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