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1607.X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5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达斌;赵一君;叶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2 | 分类号: | C10B1/02;C10B5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炭化 中的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碳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木炭生产大国,每年木炭产量高达千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木炭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同时,我国还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杂树杂木等生物质废弃物约为70亿吨左右,除了少部分用作饲料、燃料和工业燃料以外,大部分在田间直接焚烧或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利用率仅为20%,白白浪费了自然资源。生物质碳化技术能有效地将这些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碳化产物——可燃气体和生物炭(生物炭即木炭),这样既能大大降低对天然木材的需求量,从而有效地保护林业资源,同时还能有效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物炭用途十分广泛,既可用作生活用炭,用于烧烤、取暖等生活用途中,也可与农、林业相结合,作为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此外还可将生物炭进一步加工成活性炭,用于净化空气、水质等。
目前常用的生物质碳化装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手工碳化窑和半工业碳化釜,这两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始终需要依靠外界提供热能来对生物质原料进行高温碳化,碳化加热时间至少需要10天左右,碳化时间长、产率低、能耗高,而且在碳化过程中产生污染气体的程度更甚于将生物质原料直接焚烧所产生污染气体的程度,严重污染了环境。另一种类型为炭化炉,该炭化炉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十分昂贵,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因而目前木炭的生产依然普遍以手工碳化窑和半工业碳化釜为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烘干炭化为一体、能源循环自产自供的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包括:带炉腔的炭化炉炉体,在炉腔中部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将炉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炉腔和第二炉腔,在隔热板上由前至后间隔设置有若干气体通道,各气体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炉腔和第二炉腔相连通;在第一炉腔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炉腔相连通的第一管道,在第二炉腔后端设置有与第二炉腔相连通的第二管道;在炭化炉炉体后侧设置有燃烧室,引风机通过引风管道与燃烧室内腔相连通;在第一炉腔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第一烟路循环装置,位于第一炉腔内的生物质原料产生的可燃气体能通过第一烟路循环装置进入燃烧室内,燃烧室内燃烧的高温热烟气能通过第一烟路循环装置进入第一炉腔中;在第二炉腔与燃烧室之间设置有第二烟路循环装置,位于第二炉腔内的生物质原料产生的可燃气体能通过第二烟路循环装置进入燃烧室内,燃烧室内燃烧的高温热烟气能通过第二烟路循环装置进入第二炉腔中。
进一步地,前述的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烟路循环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燃气管道和第一烟气管道,第一燃气管道的后端通过燃烧室侧壁上的第一通孔与燃烧室相连通,第一燃气管道的前端与第一通道密封连接,在第一燃气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蒸汽排放装置,在第一蒸汽排放装置与燃烧室之间的第一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烟气管道前端通过炭化炉炉体后端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一炉腔相连通,第一烟气管道后端通过燃烧室侧壁上的第二通孔与燃烧室相连通,在第一烟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烟气排放装置,在第一烟气排放装置与燃烧室之间的第一烟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前述的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蒸汽排放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燃气管道上的第一蒸汽排放管道,第一蒸汽排放管道与第一燃气管道相连通,在第一蒸汽排放管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的第一烟气排放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烟气管道上的第一烟气排放管道,第一烟气排放管道与第一烟气管道相连通,在第一烟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进一步地,前述的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其中,在炭化炉炉体中设置有第一烟气引入管道,在第一炉腔侧壁上由前至后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第一烟气引入管道相连通的第一分支通孔,第一烟气引入管道后端与第一连接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前述的环保炭化炉中的烟路循环装置,其中,所述的各气体通道位于隔热板的上段,各第一分支通孔位于第一炉腔侧壁的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天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1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液化气脱硫塔
- 下一篇:滑块式防误开容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