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挖孔桩高聚物注浆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9948.3 | 申请日: | 2015-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卢林;王芳;姜康;陈蕾;程明;李浩;陆添阳;尹立伟;朱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挖孔桩高聚物注浆 防护 结构 | ||
1.一种人工挖孔桩高聚物注浆防护结构,其特征是:设置桩孔的内侧壁是由高聚物注浆形成的防水支护圈(1);在防水支护圈(1)的顶部配置有带防护圈注浆孔(11)的压力注浆环(10),在防水支护圈(1)的外围,沿圆周间隔分布有由高聚物注浆形成的补强柱(2);在桩孔的底部超挖段中摊铺级配碎石形成碎石防水层(4),在所述碎石防水层(4)的顶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压力注浆板(5),在所述压力注浆板(5)上开设有底部注浆孔(6),通过底部注浆孔(6)注入的高聚物注浆液渗透在级配碎石的空隙中,并膨胀固化形成防水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挖孔桩高聚物注浆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支护圈(1)的厚度为4~10cm;所述补强柱(2)是处在防水支护圈(1)的外围60~100cm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99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震地基
- 下一篇:用户媒体面跟踪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