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波管极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9897.4 | 申请日: | 2015-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4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任振国;李荣;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87 | 分类号: | H01J23/08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管极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真空器件中的行波管,具体涉及一种行波管极靴。
背景技术
多注行波管是在单注耦合腔行波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特征就是与 微波信号互作用电子注数目大于1,每个电子注都有独立的飞行通道。到目前为 止仅少数国家有多注行波管产品和技术。多注行波管与多注速调管和单注耦合 腔行波管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综合性能,譬如工作电压低、频带宽、导流系数 高、体积小、重量轻、增益高功率以及密度高等优点。
多电子注聚焦一直是多注行波管设计的难点之一,多注速调管一般采用的 均匀永磁聚焦结构与周期反转聚焦结构由于体积过大难于应用于多注行波管 中,因此多注行波管一般采取周期永磁聚焦(PPM)。
而相比传统的单注PPM系统,多注PPM系统中横向磁场对通过率的影响 远大于单注PPM系统中的情况,目前的单注行波管的极靴不能满足多注行波管 的磁聚焦系统的工作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实现多注行波管的电子 束永磁聚焦,得到高的轴向聚焦磁场强度和低的横向场强度的行波管极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种行波管极靴,所述极靴上从极靴的圆盘中心到圆盘边缘依次设有电子 束通道、腰型槽及定位孔,所述腰型槽和定位孔均对称设置在所述极靴上。
所述腰型槽和定位孔均以极靴纵截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极靴两侧中心设有凹陷平台,所述凹陷平台中心设有凸起台阶,所述 电子束通道设置在所述凸起台阶上,所述腰型槽设置在所述凹陷平台上。
所述极靴两侧边缘设有安装聚焦系统磁钢的安装台阶,所述定位孔设在所 述安装台阶上。
所述电子束通道为四个电子通道构成,四个电子通道以极靴的圆盘中心为 圆心均匀分布在一个圆上。
四个电子通道中的两个位于一腰型槽的一侧,四个电子通道中的另外两个 位于另一腰型槽的一侧。
四个电子通道的大小相同。
所述极靴两侧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行波管极靴,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够有 效的实现多注行波管的电子束永磁聚焦,得到高的轴向聚焦磁场强度和低的横 向场强度,可以使多注行波管得到高的导流系数、宽的工作频带以及高功率输 出;该极靴不仅结构强度高,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波管极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行波管极靴的截面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定位孔,2、腰型槽,3、电子束通道,4、凹陷平台,5、凸起台阶,6、 安装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种行波管极靴,极靴上从极靴的圆盘中心到圆盘边 缘依次设有电子束通道3、腰型槽2及定位孔1,腰型槽2和定位孔1均对称设 置在极靴上。腰型槽2及定位孔1均为两个,两个腰型槽2的结构相同,腰型 槽2用作高频信号的耦合通道,并且成镜面对称分布用;通过该极靴结构可有 效的实现多注行波管的电子束永磁聚焦,得到高的轴向聚焦磁场强度和低的横 向场强度,可以使多注行波管得到高的导流系数、宽的工作频带以及高功率输 出;该极靴不仅结构强度高,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腰型槽2和定位孔1均以极靴纵截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腰型槽2和定位 孔1的对称面相同,极靴结构合理。
极靴两侧中心设有凹陷平台4,凹陷平台4中心设有凸起台阶5,电子束通 道3设置在凸起台阶5上,腰型槽2设置在凹陷平台4上;极靴不仅结构合理, 且能够达到较好的实现多注行波管的电子束永磁聚焦,得到高的轴向聚焦磁场 强度和低的横向场强度的效果。
极靴两侧边缘设有安装聚焦系统磁钢的安装台阶6,定位孔1设在安装台阶 6上。安装台阶6和定位孔1的设置,便于聚焦系统磁钢的安装和极靴的定位。
电子束通道3为四个电子通道构成,四个电子通道以极靴的圆盘中心为圆 心均匀分布在一个圆上,电子通道的分布,使得极靴结构能够更好的满足聚焦 系统的工作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9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