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WM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9347.2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3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垂顺;潘文;姚伟;余志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wm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特别涉及一种PWM驱动器。
背景技术
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在直流电机驱动中被广泛使用,这种驱动方式具有连续调 节、效率高等优点。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实现供电电压变化下,PWM驱动输出的电压平 均值保持基本恒定的功能。例如,在汽车燃油控制中,某些工况下,允许供电电压在一 定范围波动,但需要电机端平均的电压恒定,从而保证供油稳定。
对于PWM控制的直流电机,当供电电压发生变化而负载保持不变时,如果可以根据 输入的变化调节PWM占空比,保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基本恒定,那么就可以获得稳定的 电机电流,从而保证稳定转矩输出能力。目前,实现以上功能的PWM驱动电路通常使用 微控制器或专用的硬件集成芯片。
针对微控制器实现的固定平均电压的PWM方案,可以使用复杂的算法,所以控制上 可以做的非常灵活,但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需要微控制器芯片,并对控制芯片硬件资 源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需要具备A/D及定时器模块,因此,电路硬件成本较高;其次, 需要软件开发,存在相应投入;此外,由于存在软件失效的风险,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 的情况,还需额外设计电路确保软件失效后的输出状态的可靠。
对于专用的硬件集成芯片方案,通常是由硬件将输出电压作为反馈与基准进行比较, 构成输出电压的闭环控制,例如常见的DC-DC开关电源电路。然而,考虑到闭环系统的 稳定性,需要对电路每个部分建立传递函数,分析并确认环路的稳定性,所以整个电路 设计起来比较复杂。此外,为了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电路中需要使用较大容值的输出 电容,电路的成本也相应升高。
汽车应用中,对于单向驱动的燃油油泵电机,可以使用微控制器,通过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调节其两端电压的平均值从而调整电机转速和 转矩。智能化的微控制器芯片的应用,使得油泵电机的控制更将灵活。然而,由于微控 制器在应用中都要涉及到软件的编写,并且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内部功能模块 数目的增多,其失效的形式也随之增多。为避免这些失效对系统功能的影响,对于一些 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油泵驱动器,就需要引入独立于微控制器外的监控电路,当监测到微 控制器功能异常,将主动将输出切换到一个系统上认为安全的状态,与之对应的驱动路 径可以称之为旁路驱动路径。对于PWM驱动路径和旁路驱动路径,硬件上存在两种结构。 一种是硬件上共用一个驱动电路,但这种结构需要保证驱动电路在微控制器失效后功能 保持正常,因此对驱动电路芯片的要求较高。另一种硬件结构是PWM驱动电路与旁路驱 动电路在硬件上相对独立,分别由不同的驱动电路实现。这种结构可以针对两个路径的 电路分别设计和优化,但两个驱动电路的输出存在相互影响的风险,同时器件利用率较 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WM驱动器,当负载供电电压一定区间内 变化时,仅使用硬件电路便可在负载侧得到平均值固定的PWM驱动电压。
为解决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WM驱动器,其包含基准电压源电路、 占空比自适应的PWM发生电路、功率开关驱动模块及功率开关电路;
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输入端接负载供电电压Vs,输出第一分压电压Vx、第二分压 电压Vy;Vx=K1Vs,Vy=K2Vs,K1Vs-K2Vs>2VZD,K1、K2为分压系数,VZD为稳压电压值;
所述占空比自适应的PWM发生电路,包括参考输入模块、PWM信号发生模块和电压 调整模块;
所述参考输入模块,输出控制参考电压Vref到PWM信号发生模块,Vref=Vx-VZD或 者Vref=Vy+VZD;
所述PWM信号发生模块,第一输入端接控制参考电压Vref,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电压 调整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并根据控制参考电压Vref及所述电压调整模块输出的反馈 电压,输出一定频率的PWM信号到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的输入端;
当Vref=Vx-VZD:Ton=P/(Vx-VZD-Vy),Toff=P/VZD;
当Vref=Vy+VZD:Ton=P/VZ,Toff=P/(Vx-VZD-V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9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毛巾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旋转式调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