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机电一体化温度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8843.6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兴;叶永伟;杨超;陆俊杰;钱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20 | 分类号: | G01K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环境温度 变化 机电 一体化 温度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仪表,尤其是一种机电一体化温度仪表。
背景技术
液体压力式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于汽轮机、发电机、鼓风机、压缩机等机械行业、同 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化工、石油、冶金、造船工业中。随着实际应用的场合不断增加, 测温环境愈加恶劣,市场对压力式温度仪表的可靠性和操作简洁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 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机械式温度仪表成为干扰信号较多场合下的主要测温仪器。而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压力式温度仪表在远距离测温时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使得仪表内部 产生额外压力导致测量误差,因此,对于机械式温度仪表的误差研究是实现恶劣环境下精 确测温的重要工作。
压力式温度仪表的测温范围为-80~600℃。传统压力式温度仪表性能优点有:(1)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2)机械强度高,抗振性好且不需要外部能源;(3)其读数方便清晰信 号可以远传。缺陷有:(1)测量精度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精度相对较低;(2)热惯性较 大,动态性能较差,示值的滞后较大,不易测量迅速变化的温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压力式温度仪表的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精度较低、动态 性能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避免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精度较高、动态性能 较好的自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机电一体化温度仪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机电一体化温度仪表,包括仪表壳,所述仪表壳内安 装机芯、表盘和主弹簧管,所述指针固定安装在机芯上,所述指针的端部指向所述表盘的温 度刻度线,所述主弹簧管一端与外置的主毛细管连接,所述主毛细管与温包连接,所述主弹 簧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测温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 测温机构的中部安装在转动支点上,所述测温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机芯正方向联动,所述 仪表还包括用于感知环境温度并带动机芯反方向转动的温度补偿装置,所述温度补偿装置 包括补偿毛细管、补偿弹簧管、第二连杆和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毛细管与所述主关系管的长 度和大小均相等,所述补偿弹簧管与主弹簧管大小一致;所述补偿弹簧管位于所述主弹簧 管的正下方,所述补偿毛细管与所述补偿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补偿弹簧管的另一端与第 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补偿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补偿机构的另一端与机芯反 方向联动。
进一步,所述测温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腰形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 销,所述第一销套装在所述第一腰形槽内,所述测温机构的另一端呈齿形结构,所述机芯上 固定套装齿轮,所述齿形结构与所述齿轮啮合。
再进一步,所述机芯上安装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设有拐臂,所述拐臂上设有 所述转动支点。
所述补偿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二腰形槽,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销,所述 第二销套装在所述第二腰形槽内,所述补偿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芯上。
所述仪表还包括游丝,所述游丝的内端固定在机芯上,所述游丝的外端固定在所 述旋转臂的另一端。
所述仪表还包括航空插头,所述热电阻通过导线与所述航空插头连接。
所述仪表还包括固定臂,所述机芯可转动地套装在固定臂上,固定臂固定在所述 仪表壳底面。
所述补偿弹簧管与主弹簧管均呈3/4圆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温度变化使温包中感温介质发生热胀冷缩产生压力变 化,通过毛细管传递到弹簧管内,管壁承受被测压力,弹簧管发生变形产生位移,从而由连 杆带动测温结构旋转。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毛细管内感温介质压力变化,然后传递到弹簧管 使其产生位移再通过连杆带动旋转臂旋转,而测温机构是与旋转臂固定住的,从而带动指 针反向偏转,从而达到反向补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降低了环境温度对测量的影响,提高了测 量精度;2、动态性能良好,示值的滞后较小,容易测量迅速变化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自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机电一体化温度仪表的示意图。
图2是仪表壳的截面图。
图3是测温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
图4是补偿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
图5是旋转臂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8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网接点的一体化无线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锗透镜片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