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7372.7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颜大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艾能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7 | 分类号: | B65G49/07;B65G47/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30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片 印刷机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 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设备行业数十年来的技术积累,光伏设备企业已 基本具备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整线装备能力。光伏太阳能硅片 印刷机已广泛应用于光伏太阳能硅片的印刷生产。
太阳能电池片的印刷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对背面电极 的印刷,其次是背面电场的印刷,第三是将硅片翻面后印刷正面 电极。在太阳能电池片印刷机中,电池片都使用全自动传输机构 来传送,一般现有的传输机构主要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套设在 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通过传送带来带动硅片的输送,不 过在输送硅片时容易发生偏移,硅片不能准确的被输送的指定位 置,不但会影响后续的工作,而且会降低硅片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 一种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硅片印 刷机的后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电机,机架前端设有由电机驱动 的主动轴,机架尾端设有从动轴,其特征在于,主动轴和从动轴 上均套设有两个同步转动的输送轮,前后两个输送轮上套设有一 条环形的输送带,机架尾端固定有平板,平板穿过输送带中间且 平板两侧各固定有一导滑条,两导滑条分列在输送带两侧,导滑 条倾斜设置,导滑条具有与硅片侧面相对的内侧面,两根导滑条 之间的间距随着硅片行进轨迹逐渐减小。
两根导滑条排列成八字形,且两根导滑条之间的最近间距为 硅片的宽度,便于硅片准确的输送至另外一个输送组件上,该输 出组件上具有支撑导滑条的支撑板,导滑条一端位于平板上,一 端位于支撑板上。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轴承连接于机架上,主动 轴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连接,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 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套设在其轴上的输送轮转 动,从动轴上的输送轮配合主动轴上输送轮带动输送带转动,硅 片在输送带上输送时会随着两根导滑条之间的间距逐渐的减小而 缩小其偏移程度,提高硅片输送时的精确性,降低硅片的损伤。
导滑条内侧面上开有导滑槽。
采用以上结构,使得硅片在输送带上输送时,其两端逐步嵌 于导滑槽内,对硅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硅片发生倾斜或 偏移的现象。
导滑条内侧面上贴有橡胶片。
采用以上结构,可以避免硅片与导滑条的直接摩擦,提高导 滑条的使用寿命,另外橡胶片与硅片抵靠接触,可降低对硅片的 磨损,提高了硅片的质量。
导滑条通过胶水粘接在平板上。
导滑条具有弹性。导滑条的材料可以为海绵、聚酯树脂或橡 胶。
导滑条的截面为长方形,宽度为0.5cm-1cm,高度为1.5-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的优点在于本 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采用两根呈八字形排列的导滑条,使得 硅片在输送过程时会随着两根导滑条之间间距逐渐的减小而缩小 其偏移程度,提高输出时位置的准确性,便于后续的工作,间接 提高了硅片的生产质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硅片印刷机的后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导滑条的剖视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导滑条的剖视视图。
图中,1、机架;2、电机;3、主动轴;4、从动轴;5、输送 轮;6、输送带;7、平板;8、导滑条;9、内侧面;10、导滑槽; 11、橡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艾能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艾能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7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盐包装机的真空上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镀锌线转向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