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碳硫分析仪光源隔离式气体吸收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5991.2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珍;朱志鹏;施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辛奥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21/350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20008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分析 光源 隔离 气体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碳硫分析仪设备,尤其涉及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气体吸收池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碳硫分析仪是将固体粉末状样品在加热炉里通入氧气燃烧,碳硫元素被氧化燃烧生成CO2和SO2分析气体,而后分析气体被导入吸收池。通过测量被分析气体吸收后的红外光强变化量,分析CO2和SO2气体浓度,从而确定被测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含量。
目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吸收池与光源距离近,易产生相互影响,当红外吸收时会产生温度的变化,该变化将会影响光源能量的变化,光源能量变化会产生基线偏移,影响数据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气体吸收池装置,提高红外光源能量输出的稳定性,解决分析数据波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隔离式气体吸收池装置,该装置包括斩光片、前置氟化钙窗、前置导光管、后置氟化钙窗、后置导光管、滤光片、光锥、热释电探测器、放大器、红外光源;前置氟化钙窗、后置氟化钙窗分设在前置导光管的两端,前置氟化钙窗的一侧连接斩光片,红外光源产生的红外光经斩光片进入前置导光管,前置导光管采用真空封装;后置导光管与后置氟化钙窗相连,后置导光管中通有分析气体,后置导光管的另一端连接滤光片,滤光片的外侧连接有光锥,光锥连接着热释电探测器和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光源隔离式气体吸收池装置,前置导光管采用真空封装,这样红外光经过前置导光管时能量不会被吸收,其全部能量通过氟化钙窗后进入后置导光管,被后置导光管中的分析气体产生红外吸收,有效降低红外光输出能量的波动,提高分析数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碳硫分析仪光源隔离式气体吸收池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实现方式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碳硫分析仪光源隔离式气体吸收池装置包括斩光片1、前置氟化钙窗2、前置导光管3、后置氟化钙窗4、后置导光管5、滤光片6、光锥7、热释电探测器8、放大器9、红外光源10,前置氟化钙窗2、后置氟化钙窗4分设在前置导光管3的两侧,前置氟化钙窗2的一侧连接斩光片1,红外光源10产生的红外光经斩光片1进入前置导光管3,前置导光管3采用真空封装;后置导光管5与后置氟化钙窗4连接,后置导光管5的另一端设有滤光片6,滤光片6的外侧连接有光锥7,光锥7连接着热释电探测器8和放大器9。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原理为:红外光源10产生红外光,红外光经斩光片1后进入前置导光管3,而后经后置氟化钙窗4进入后置导光管5,由于导光管3采用真空封装,不通分析气体,红外光在经过导光管3时不产生红外吸收,红外光的全部能量通过氟化钙窗4后进入后置导光管5,在后置导光管5中通有分析气体,红外光被分析气体吸收后经过滤光片6和光锥7后被热释电探测器8检测,检测信号经放大器9后输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工作方式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辛奥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上海辛奥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5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分析用高压仓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地基钎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