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故障指示系统维护的无线透传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5893.9 | 申请日: | 201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侃;卜权;班业兴;万庭辉;王二王;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南京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故障 指示 系统维护 无线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涉及故障指示器的检测维护设备,具体指一种用于故障指示系统维护的无线透传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配网领域的大力支持,二遥型故障指示器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因故障指示器、集中器主要安放在电线电缆、电线杆等不方便维护的地方;因此,给我们的工程人员进行现场采集维护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以及危险因素;再有,用于故障指示器维护的同类产品,其虽能够完成对故障指示器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作,但大多数产品存在传输距离受限的问题,造成数据传输不完整,进而影响故障指示器对配网的故障判断;除此之外,同类产品的后期拓展功能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针对上述情况,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便于故障指示系统现场维护的设备,以提高维护的效率,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故障指示系统实现无线监测、控制和维护的无线透传模块,工程维护人员可站在安装有故障指示器附近的地面上或坐在车里对故障指示器、集中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现场维护,提高了现场维护的效率,保障了维护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故障指示系统维护的无线透传模块,包括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外围拓展有USB串口电路、RS485串口电路和无线传输电路;
所述USB串口电路和RS485串口电路分别通过串口与微控制器MCU连接,以实现模块与上位机间的数据交互;无线传输电路通过无线接口与微控制器MCU连接,以实现模块与故障指示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微控制器MCU还包括有时钟电路和供电电路。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USB串口电路选用CP2102芯片,能将差分信号转换成微控制器MCU可接收的TTL电平信号;此外,通过USB串口电路可为无线透传模块提供外部供电,以保证在供电电路异常时透传模块可正常供电工作。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RS485串口电路包括SN65LBC184D芯片和TLP113光耦芯片,能将输入的485信号依次经稳压电路、SN65LBC184D芯片、以及光耦电路转换成微控制器MCU可接收的3.3V信号。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无线传输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内置的AT86RF233模块,以及巴伦滤波器、滤波电路、2.4GHz天线;实现透传模块在空旷场地的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200m。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供电电路选用LM2831芯片以及稳压电路、滤波电路为无线透传模块提供纯净的5V和3.3V电源。
作为本案的优化方案,所述微控制器MCU选用ARMCortex-M0+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维护,节约现场调试的时间,保证现场维护的进度和维护人员的安全;能够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最大传输距离可为200米;可拓展组网功能,结构简单合理,后期能用于柱上FTU等配网终端的无线维护,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USB串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RS485串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线传输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供电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主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故障指示系统维护的无线透传模块,无线透传模块能够对故障指示器、集中器通过无线技术完成监测、控制、整定、读取运行信息、写入维护参数等操作。包括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外围拓展有USB串口电路、RS485串口电路和无线传输电路;微控制器MCU选用ATMEL公司的32位ARMCortex-M0+处理器为核心控制芯片,并建立最小系统以保证控制芯片的正常工作。USB串口电路和RS485串口电路分别通过串口与微控制器MCU连接,以实现无线透传模块与上位机间的数据交互;无线传输电路通过无线接口与微控制器MCU连接,以实现模块与故障指示系统间的数据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南京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南京智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5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