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齿形的增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5564.4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华;王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鸿镭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6 | 分类号: | G02B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王维新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齿形 增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齿形的增光膜。
背景技术
增光膜也称BEF,是在透明性非常好的PET表面,使用丙烯酸树脂,精密成型一层均一的棱镜图案的光学薄膜,其广泛用于光电产业用来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将其组装在背光源前面,将光源发出的光向显示设备使用者方向聚集,可将正面亮度提高。增光膜通常是由许多个棱镜条按照一个方向排列构成,组成一个棱镜阵列,棱镜阵列按照一定规律单调排列。由于棱镜阵列仅仅按照单个方向排列,观察者在可视角度内由于无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造成不能满足不同要求的显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光性和亮度高的复合齿形的增光膜。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齿形的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表面设有聚光结构层,增光膜的聚光结构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折射面结构和柱面镜结构组成,用UV光固化工艺一体成型;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限定,所述聚光结构层的厚度为110微米,相邻柱形间距为18微米,相邻锯齿状间距为8~70微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匀光性好、亮度高和消除莫尔干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齿形的增光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复合聚光结构层示意图。
图中:增光膜1和复合聚光结构层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为复合齿形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增光膜1和复合聚光结构层2。
聚光层上表面设有两种或两种的聚光结构,聚光结构由锯齿状和柱形折射面复合而成,附有锯齿状和柱形折射面聚光结构的聚光层可消除莫尔干涉,提高增光膜的匀光性或亮度,聚光层的厚度为110微米,相邻柱形间距为18微米,相邻锯齿状间距为8~70微米。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鸿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鸿镭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5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集成化光分路器
- 下一篇:塑胶透镜、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