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脂窨井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3818.9 | 申请日: | 201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鑫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窨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窨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树脂窨井盖。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中会有好多地下管道,比如下水道、地下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 电力管道、通讯管道、国防管道等,这些管道每隔一段要有一个通向地面的出 口,由管道到地面的这一段称为窨井,窨井口通常与地面平齐,因此需要一个 盖子,用来盖窨井的盖子,叫窨井盖。
传统的窨井盖多为铸铁井盖,其造价高,表面易生锈断裂;又由于井盖为 整体铸铁构成,铸铁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可再生利用,因而经常丢失,由于井 盖丢失造成井口无覆盖物,严重影响了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以至常有交通 及行人伤亡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树脂窨井盖,解决了现有窨井盖抗压强度及 刚度较低、承载能力差、使用寿命短、不耐用、容易丢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树脂窨井盖,包括井圈和与井圈配合的井盖体,井盖体由下至上包括底表 层、设于底表层上的底层、设于底层上的填充层、设于填充层上的复合层和设 于复合层上的顶表层;底表层为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层;底层的底面呈球面形 结构,底表层覆盖在底层的底面上
进一步,所述底层为由5层玻璃布和胶液混合成型的固体层。
进一步,所述填充层由树脂复合料和加强筋构成,加强筋由不锈钢制成, 加强筋的底部连接所述底层,加强筋的顶部连接所述复合层;树脂复合料填充 在加强筋形成的孔洞中。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形成多行交错排列且带有支撑座的方格形结构或发散 式的翅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井圈用所述树脂复合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复合层为由6层玻璃布与树脂胶液混合形成的固体层,6层玻 璃布依次由下至上平铺,玻璃布两面均通过树脂胶液实现连接。
进一步,所述顶表层为彩色树脂层。
进一步,所述井圈和所述井盖体配合连接的位置处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层的底面呈球面形结构,当井盖受到压力时,井盖底 面上的球形底壳可以均匀地传递分散压力,防止应力集中,使井盖不易损坏, 提高了使用寿命。
2、采用不锈钢的加强筋、树脂复合料构成填充层,增强了井盖的抗压强度 和承载力。加入用花岗岩黑石子为主料混合的填充料成型的复合井盖,成本低, 且代替了可再生、再利用的铸铁井盖,使偷盗井盖失去了偷的价值,从而解决 了井盖被偷的问题,较好地避免了因井盖丢失造成的事故,其社会效益明显。
3、树脂复合料构成地井盖表面光滑,表面图案清晰,强度高。由于井盖用 树脂材料构成,树脂井盖不会丢失。在生产树脂井盖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 调配树脂井盖的颜色,色彩鲜艳,可以美化环境。树脂井盖符合国家绿色环保 的要求,无毒,抗冻,在-40℃的低温至100℃的高温下都不会变形、破裂、掉 色。树脂井盖重量轻,搬运、安装,打开井盖检修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树脂窨井盖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圈;2-井盖体;21-底表层;22-底层;23-填充层;231-加强筋; 232-树脂复合料;24-复合层;25-顶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实施例树脂窨井盖,包括井圈1和与井圈1配合的井盖体2,井 盖体由下至上包括底表层21、设于底表层上的底层22、设于底层上的填充层23、 设于填充层上的复合层24和设于复合层上的顶表层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鑫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鑫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3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