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1992.X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2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彭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彭洲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B60P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陈英俊 |
地址: | 401531 重庆市合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属于混 凝土运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车一般包括轮胎式车体,在车体上安 装有罐体,而各种建筑工地在实施建筑时一般路况较差,颠簸起伏较大,而 混凝土罐大都是悬空安装在车上的,惯性较大,容易受损,遇到阴雨天路面 更加泥泞,轮胎式车体在泥泞的路上行走时容易打滑,而且由于车体的重心 较高,使得运输车容易翻车;此外现有的混凝土都是制成后再运输,若想在 工地上使用,需要经过制造和运输两段时间,不利于节省时间,具有一定的 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走装置改为履带式, 并且可以再工地上直接制成混凝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转台、驾驶室、动力箱、储水箱、罐体、 混料马达、减速机、后座、加料口、注水口、卸料口、卸料斗、回转支承及 行走装置;所述驾驶室安装在转台的一端,驾驶室一侧安装有第一爬梯;所 述动力箱安装在驾驶室的后侧,动力箱内部安装有发动机、液压泵及液压油 箱,发动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胶管与液压油箱连接; 所述储水箱安装在动力箱的一侧,储水箱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混料马达的输 出端安装有减速机,减速机安装在转台上;所述罐体的一端的上方设有加料 口,与加料口同侧的罐体下方设有卸料口,卸料口的下方设有卸料斗,卸料 斗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爬梯;所述罐体为双层结构,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一个 储水腔,外壳靠近加料口处开设有注水口,内壳上开设有若干个注水孔,罐 体的外侧固定有一周齿圈,罐体的一端与减速机连接,另一端通过齿圈与后 座上的齿条啮合,底座安装在转台上;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井字架、履带架、 驱动轮、导向轮及履带板,井字架通过回转支承与转台连接,转台可通过回 转支承360°旋转;所述履带架对称的安装在井字架的两侧,驱动轮和导向轮 分别安装在履带架的两端,履带板包裹在履带架的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料口的一侧安装有回转报 警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用于察看水 位的观察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个 搅拌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履带板上设有若干个凸起的 防滑块。
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 新颖,设计科学合理;采用行走履带带动整个车体前行,与地面接触面积大, 行驶安全稳定,即使路面不平对车体及混凝土罐体影响较小,且适合各种路 况使用;混凝土能在运输途中混制,以便到达施工地直接使用,或者可以直 接在工地上制备混凝土,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总体结构图;
其中:1-转台、2-驾驶室、3-动力箱、4-储水箱、5-罐体、6-混料马达、 7-减速机、8-后座、9-加料口、10-注水口、11-卸料口、12-卸料斗、13-回 转支承、14-发动机、15-液压泵、16-液压油箱、17-水泵、18-第一爬梯、19- 第二爬梯、20-储水腔、21-注水孔、22-齿圈、23-井字架、24-履带架、25- 驱动轮、26-导向轮、27-履带板、28-回转报警灯、29-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彭洲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彭洲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1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