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渗透净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1524.2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孔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国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净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渗透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生活中,人们对于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对于用水的净化,因此出现了反渗透处理系统,通过对水体加压将纯净的水压送到反渗透膜的另一侧,而水体中存在的杂质、细菌等由于直径过大而无法穿过反渗透膜,被留在了进水一侧,从而在膜的两侧形成不同的水域,一边为浓水区,一边为净水区,净水区的水被引出供人们使用,浓水区的水则排出。然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浓水区一侧的膜的表面的杂质会不断地堆积,最后结垢,从而堵塞了膜体,使得水体的净化无法再继续。通常的做法是将净化好的水对膜进行反冲洗,将膜上结垢的杂质冲落下来,使得水又能继续通过膜进行过滤。而被用于反冲洗的水,则同冲落下来的杂质一同排出。然而这样的做法对于净化后的水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处理效果好、反冲洗水可回收利用的反渗透净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净水系统,包括原水蓄水桶、预过滤单元、反渗透处理单元、净水蓄水器、反冲洗单元、反冲洗过滤器及控制单元,所述原水蓄水桶进水口连接进水源,所述净水蓄水器连接出水件,所述反渗透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反渗透膜、用于为原水增压的第一增压泵及连接于壳体外壁的第一流量感应,所述壳体形成有原水进水管路、连接净水蓄水器的净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水管路,所述原水进水管路依次连接原水蓄水桶及预过滤单元,所述第一增压泵设于预过滤单元与壳体之间,所述预过滤单元包括连通于原水进水管路的过滤通道、可拆卸置于过滤通道内的预过滤膜及连接于过滤通道外壁的第二流量感应器,所述反冲洗单元设于净水蓄水器与壳体之间,包括连通净水蓄水器及壳体的反冲洗回流管路、连通壳体及反冲洗过滤器的反冲洗出水管路、设于反冲洗回流管路及反冲洗出水管路的反冲控制阀及第二增压件,所述反冲洗过滤器进水口连接反冲洗出水管路,出水口通过回流管连接至原水进水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过滤器包括水流通道、可拆卸连接于水流通道下部的收集管及过滤网,所述收集管连通与水流通道,所述过滤网上部卡接于水流通道内壁,下部延伸至收集管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通道内壁形成有向下凸起的限位部,该限位部与所述内壁连接处向内凹设形成有卡槽,限位部与卡槽的形状均适应于过滤网的形状,当滤网的上部置于该卡槽内时,所述限位部刚好置于滤网内,从而将滤网限定在卡槽内,不易发生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进水管路、净水出水管路、浓缩水排水管路均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连接于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控制各流量调节阀的开启和关闭,配合系统的净化及反冲洗的进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预过滤膜设置为袋式超滤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预过滤器对原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去除原水中存在的较大颗粒的杂质,之后在通过反渗透处理器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的整体净化纯度及净化效率,并且由于大颗粒的杂质被预过滤器所拦截,剩余的较小的杂质在反渗透膜表面的结垢速度减慢,增长反渗透膜对于水处理的时间,无需经常进行反冲洗,减少反冲洗的次数,提高净化效率。对于反冲洗后的水设置了反冲洗过滤单元,对反冲洗后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之后,重新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反冲洗后的水经过过滤之后再回流与原水混合,不会对原水造成二次的污染,不会成为处理系统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国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国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1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