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小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0627.7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1/12 | 分类号: | A47K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于青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小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小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人们在一些不方便排尿的环境和条件下,也有排泄的需求,尤其是排泄小便的生理需求却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老弱病残小便不方便,外出时小孩随时要小便,旅途中塞车或没有服务区,女士入厕时排队时间长等情况,往往因为存在环境和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排尿,给正常排尿带来了非常多的不便和尴尬,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小便器,该小便器可以在解决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受环境限制无法正常排尿,给人们排尿造成尴尬和不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小便器,其中:包括一可张合的主体,该主体包括开口端和接尿端,该接尿端设置有一用于容置尿液的柔性接尿容器,在开口端与接尿端之间形成有一尿液通过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一导液装置,该导液装置呈漏斗形状,其一端从内到外套设于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主体张开时为使用状态下的桶状结构,叠合时为收纳并塞入裤子内的平面结构。
所述的主体高度和宽度为15cm±5cm,直径为10cm±3cm;所述的接尿容器的容量为:500±50ml。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接尿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固化尿液并除臭的固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主体在使用时为桶状结构,在不使用时为可叠合成平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主体为具有一定硬度的纸质材料或塑胶材料制作而成,该主体内设置有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接尿容器为袋状结构,其袋口从外向内套设置于主体的开口端,并与主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接尿容器为袋状结构,其开口端包括一弹性结构,通过该弹性结构将接尿容器固定于主体的接尿端。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主体外设置有一与主体外表面相适配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的导液装置下端及主体内壁均设置有尿液吸收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一可张合的主体,在其接尿端设置容置尿液的柔性接尿容器,由于该主体为可张合结构,在叠合状态下,其一方面携带方便,另一方面可直接塞入裤子内,再将主体张开放放置于合适位置进行小解,可解决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想排尿而因环境或条件限制不能排尿的尴尬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小便器在接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尿容器收缩入主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小便器,其中:包括一可张合的主体1,该主体1包括开口端11和接尿端12,该接尿端12设置有一用于容置尿液的柔性接尿容器2,在开口端11与接尿端12之间形成有一尿液通过的容纳空间3,所述主体的高度和宽度在15cm±5cm,直径为10cm±3cm,接尿容器2的容量500±50ml,可容纳一个大人的最大尿量,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制作主体的尺寸及接尿容器的容量,该主体1可叠合为平面结构,可直接塞入裤子内,再张开放置于合适的位置进行小解,其张开时为椭圆形的桶状结构,在不使用或塞入裤子内时为可叠合成平面的结构;优选地,该主体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纸质材料或塑胶材料制作而成,能支撑起一桶状结构即可,其成本低,容易生产制造;当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又没有排尿环境及条件时,可以稍作回避即可解决排尿问题,如在高速路上行驶的私家车上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主体1内设置有衬套4,该衬套4可以防止接尿过程中,尿液会快速湿透主体而造成衣物或人物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0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