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吊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29868.X | 申请日: | 2015-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1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裕明;薛钊强;关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苇源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吊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可实现使用时噪音小的吊扇。
背景技术
吊扇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通风设备,其一般安装于屋顶上,以旋翼空气动力学为基础进行设计。其以扇叶的旋转推动空气运动,实现自上而下的送风。然而,现有的吊扇扇叶存在着两个重大的技术缺陷。其一,扇叶旋转时气流主要产生向下方向的运动及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而扇叶的边缘线速度大,其气流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也较大,这不仅减小了向下运动的风量,也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气流状况。由于传统扇叶的表面为平面,为了使送风量更大,扇叶通常设计成内凹状。在扇叶旋转过程中,其外沿会产生较大的空气乱流,从而使空气不断撞击、摩擦而产生噪音。其二,扇叶边缘的湍流强度和脉动压力较大,边缘处的出风面紊流也十分激烈,同时扇叶边缘存在非定常涡团。所以在扇叶外沿产生的空气乱流会不断撞击扇叶的端部平面,并以风扇电机为支点产生杠杆振动。上述现象除了使吊扇在转动时出现振动外,长时间使用后扇叶还会产生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吊扇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的吊扇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强、工作噪音小的吊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音吊扇,包括依次电机和连接于电机周围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在远离电机的一侧上设有至少一条导风槽。
所述导风槽为自扇叶外侧向内侧逐渐减小的凹槽。
所述导风槽设于扇叶远离电机一侧的端部。
所述导风槽为鱼鳍状凹槽。
所述导风槽自扇叶正面向内凹成圆弧部。
所述导风槽为三条。
所述导风槽的进风端边缘为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扇叶在远离电机的一侧上设有导风槽。在电机带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空气受扇叶的阻挡产生向下风力,而扇叶末端的导风槽则起到疏导空气乱流的作用,减少因空气乱流而产生的撞击、摩擦,并使湍流附面层的压力脉动和涡流分离脱落,降低涡流噪声的辐射,从而大大减少了吊扇工作时的噪音。此外,由于扇叶末端的空气乱流经导风槽导走,空气乱流不会撞击扇叶表面,减少了扇叶表面的振动,提高了吊扇运转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另外,导风槽设计成鱼鳍状凹槽,空气乱流在导风槽的切割、分流作用下,空气之间的撞击也随之逐渐减少。并且,导风槽的端部可以切割扇叶边缘的非定常涡团,以减少涡团产生的噪声。而导风槽的进风端边缘为锯齿状,该出风面有利于减少分离边的附面层面积,减少脉动力及尾涡,从而降低分离面的边界噪声,进一步提高了扇叶消除噪音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风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导风槽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的标示如下:电机1、扇叶2、导风槽3、圆弧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吊扇主要包括电机1和扇叶2。其中扇叶2连接于电机1周围,扇叶2固定在电机1的外沿上,且其以均匀分布的形式设置于电机1周围。扇叶2在远离电机1的一侧上设有至少一条导风槽3,通过导风槽3的疏导作用,减少扇叶2在转动时产生的空气乱流对扇叶2产生的撞击作用,从而降低吊扇转动时产生的噪音。导风槽3可设计成鱼鳍状凹槽,随着空气乱流在鱼鳍状凹槽空间内从小到大的流动、直至流出扇叶2表面,导风槽3可起到导流空气的作用,减少空气乱流对扇叶2转动产生的阻力,并进一步减少空气乱流因撞击、摩擦而产生的噪音。此外,导风槽3可设计成鲨鱼鳍流线凹槽。利用带有尖端的流线型凹槽对扇叶2边缘非定常涡团产生的切割、分流作用,改善负压面杂乱无章的涡流,减少涡流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降低涡流噪声。导风槽3进风端边缘可以设计为锯齿状,上述出风面有利于减少分离边的附面层面积,减少脉动力及尾涡,从而降低分离面的边界噪声。导风槽3设于扇叶2远离电机1一侧的端部,有助于减少扇叶2处旋转气流与外侧非旋转气流产生的漩涡团,以减少扇叶2诱导损失并降低噪声。而为了实现空气乱流的完全导出,导风槽3自扇叶2正面向内凹成圆弧部4,圆弧部4除了可保障空气乱流在相对平滑的表面上流动以减少风阻的产生外,还可以加强扇叶2的使用强度,以减少空气乱流撞击而使扇叶2振动的现象。导风槽3的数量可以是一条或两条,而本实用新型中,导风槽3的数量为三条,其可进一步减少空气乱流对扇叶2转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低噪音吊扇,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苇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苇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9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泵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公差补偿的泵用轴承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