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防漏油压盖的耐高压高速输油管线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9172.7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苏建峰;马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方大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18;F04D2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漏油 压盖 高压 高速 输油管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油管线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油压盖的耐高压高速输油管线泵。
背景技术
国内输油管线泵的使用,尤其是BB1结构的、单级、双吸水平中开输油管线泵,泵的性能范围比照国外要小很多,泵体的承压和转速都很低,扬程普遍低于200m,很多都是通过在一定距离的范围内,连续建设很多的输油站,将原油或成品油从起始站场,输送到目的地。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往往很远,甚至几千公里。这就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建设一个输油站。在长距离传输油品时需要较多的输油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泵体进行维护,添加润滑油。润滑油的漏油主要是由于轴承压盖迷宫的结构使润滑油液面与轴承压盖迷宫之间的间距过小,在泵体运行时承受压力过大,因此在轴承压盖出容易漏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油压盖的耐高压高速输油管线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泵体,其特征是:泵体内设置有双吸流道,双吸流道内部设置有叶轮,叶轮的外缘端部设置有中间盖板,中间盖板的边缘与双吸流道的出口流道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轴承压盖套在轴体上,设置在防尘盖外侧,所述轴承压盖不带有防尘盖插入端;所述防尘盖套在轴体上,固定在轴承壳体外侧。
所述双吸流道是在叶轮两端设置有流道入口,叶轮上下边缘处设置流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运输量大。例如:一条Φ720mm管道年输油量大约是500万吨,Φ1220mm管道的年输油量约在1000万吨以上,其运力分别相当于一条铁路及两条双轨铁路的年运输量。(2)管道大部分埋设于地下,占地少,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少,可以缩短运输距离。(3)密闭安全,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输送受恶劣气候的影响小,无噪音,油气损耗小,对环境污染少。(4)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现代化管道运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劳动生产率高。(5)能耗少、运费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T形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油压盖结构示意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防漏油压盖结构示意放大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参见图1~3,泵体1内设置有双吸流道2,双吸流道内部设置有叶轮3,叶轮的外缘4端部设置有中间盖板5,中间盖板的边缘与双吸流道的流道出口6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轴承压盖8套在轴体9上,设置在防尘盖10外侧;参见图4,所述轴承压盖不带有防尘盖插入端11;所述防尘盖套在轴体上,固定在轴承壳体外侧。
所述双吸流道是在叶轮两端设置有流道入口7,叶轮上下边缘处设置流道出口;叶轮与轴的连接处设置有T形键;所述T形键是由梯形支脚及加强台组成,所述加强台形成T形键的两个支臂,在轴体上设置有与T形键相互契合的凹槽。
中间盖板为锥形,其下端设置有凹槽与叶轮外缘端部啮合并焊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方大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方大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9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翼离心风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机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