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电动车的数据信息LC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8372.0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琨;曹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电动车 数据 信息 lcd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与仪器仪表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电动车的数据信息LCD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当今社会人们对户外运动多元化的需求,对运用在智能电动车上的数据信息液晶显示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由于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屏在进行户外运动使用时易出现因震动、摩擦、刮伤、破损的作用使得液晶显示屏出现损坏,从而导致显示屏的使用寿命降低,而且也会出现显示屏面板反光的问题,使得人们在一些特殊角度显示屏上的内容出现模糊的情况,难以满足市场及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动车的数据信息LCD显示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电动车的数据信息LCD显示屏,包括壳体、集成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内腔中间设有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的顶部左侧粘接有电源模块,顶部通过异方性导电胶粘接有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顶部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液晶显示屏的顶部分别通过OCA光学胶无缝隙方式在真空腔体内与防爆膜和钢化玻璃粘贴,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三线串口CPU接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根带状或绳状底部为圆环形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与防爆膜和钢化玻璃之间粘贴采用固态的OCA光学胶或OCR水胶。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的左侧连接有圆孔设计的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集成电路板安置在壳体内腔中间开设的方形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智能电动车的数据信息LCD显示屏,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采用OCA光学胶将液晶显示屏与防爆膜和钢化玻璃以无缝隙的方式在真空腔体内完全粘贴在一起的无封全贴合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又能除去液晶显示屏屏幕间的空气,避免了氧化的问题,从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助于减少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面板和钢化玻璃之间的反光,使得显示屏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而且采用了无封合贴合技术匹配的钢化玻璃和防爆膜,对户外运动中外界的震动、摩擦等不可抗因素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使用的圆孔电源接口能够快速的进行电源的连接进而对显示屏持续进行供电,同时使用的三线串口CPU接口能够简化显示屏的输入功能,带状或绳状连接件的使用能够便于显示屏快速固定在电动车上进行使用,本新型实用构造简单,使用寿命长,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壳体、2连接件、3集成电路板、4异方性导电胶、5柔性线路板、6OCA光学胶、7防爆膜、8钢化玻璃、9液晶显示屏、10凹槽、11三线串口CPU接口、12电源模块、121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蚌埠高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8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图像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LED显示屏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