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倒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8136.9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6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于银俊;黄新高;孙涛;余治科;张付昌;苏柏林;王文中;秦旭升;李强;任新世;张丽;胡卫征;纪海波;吴前进;李杰;王晓强;郜振国;乔秀丽;姚红艳;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5133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水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浮动倒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球墨铸管行业,铸管插口倒角采用人工操作,倒角机人工推到铸管插口指定位,手握紧倒角机操作摇臂手柄,用力向下压摇臂,使得砂轮与旋转的铸管接触到位,然后开倒角机倒角,让旋转的铸管与旋转的砂轮相互摩擦进行倒角。
倒角过程中工人必须一直紧握摇臂手柄下压,使砂轮施加向上的力增加铸管磨削量,因工人下压用力不均,导致倒角成形不规则;另外,铸管理论上为空心圆柱状,但是实际生产加工的铸管为空心椭圆状,椭圆状铸管旋转过程中与砂轮撞击,倒角机产生振动和跳动,导致工人握不紧摇臂手柄,不能长时间进行倒角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砂轮易碎或掉块,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浮动倒角机,所述的浮动倒角机自动控制倒角操作,倒角时砂轮始终与铸管倒角处浮动接触,砂轮可随铸管椭圆度变化而变化,减少铸管旋转时与砂轮撞击,产生振动和跳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浮动倒角机,包括行走装置、倒角装置及液压升降驱动装置,倒角装置包括电机、大小皮带轮、三角带、轴承箱、砂轮、摇臂、配重,轴承箱固定安装在摇臂一端,轴承箱顶部设置有砂轮,大皮带轮安装在轴承箱上并通过三角带与固定在摇臂的电机上小皮带轮活动连接,摇臂另一端设置有配重;
行走装置包括小车体、固定支架、升降油缸,小车体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顶部活动安装在摇臂上,升降油缸设置在固定支架一侧,其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摇臂上;
液压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二单向节流阀、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油支管依次与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油口、第一单向节流阀、升降油缸进油口连通,再依次由升降油缸回油口、第二单向节流阀、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回油口与第一回油支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小车体上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活动设置在轨道中;
进一步,所述的小车体上安装有行走油缸和液压行走驱动装置,液压行走驱动装置包括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三四单向节流阀、O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进油支管依次与O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油口、第三单向节流阀、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油口、行走油缸进油口连通,再依次由行走油缸回油口、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油口、第四单向节流阀、O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回油口与第二回油支管连通;行走油缸的动作快慢靠单向节流阀控制,其伸缩靠电磁换向阀控制驱动小车体行走;
进一步,所述的小车体与固定支架通过升降螺旋和导向杆活动连接,调节升降螺旋可使倒角装置上升、下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具体来说:
1)设计合理,倒角时砂轮始终与铸管倒角处浮动接触,砂轮可随铸管椭圆度变化而变化,但磨削力不变,倒角规则,外观质量美观。
2)运行平稳可靠,安全易操控,设备故障低,生产效率高。
3)倒角操作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中:1-轨道;2-行走轮;3-升降螺旋;4-导向杆;5-小车体;6-升降油缸;7-轴承箱;8-大皮带轮;9-砂轮;10-三角带;11-小皮带轮;12-安全防护罩;13-电机;14-配重;15-摇臂;16-固定支架;17-行走油缸;18-托轮;19-铸管;20-第一单向节流阀;200-第二单向节流阀;21-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进油主管;221-第一进油支管;222-第二进油支管;23-回油主管;231-第一回油支管;232-第二回油支管;24-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5-第三单向节流阀;250-第四单向节流阀;26-O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8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