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式放缆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27990.3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杰;范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方圆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8112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辑庆镇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式放缆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浮动式放缆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输电线路的建设是电力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电缆数量和输送容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建设电力隧道成为电力输送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隧道作为电力电缆的输送通道,既减少了占地面积,避免了重复建设,也为将来的发展预留了广泛的空间。由于电力电缆隧道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消防措施以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是电缆隧道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进行放缆或收缆时,通常需要用到缆线导向装置,现有的导向装置要么结构复杂,其生产成本高,要么在收放电缆时,缆线摆动幅度过大,使得导向装置受力不均衡,同时,当缆线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时,与导筒为硬接触,致使导筒磨损速度快,从而维护频率高,对产品质量也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浮动式放缆导向装置,通过设置浮动结构,使得水平导筒在受到缆线压力时,可上下浮动,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浮动式放缆导向装置,它包括底板、水平导筒、侧边导筒和拉伸弹簧,底板为矩形板式结构,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两个支板,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板上和位于右侧的两个支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水平导筒,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边导筒座,两个侧边导筒座相对设置,每个侧边导筒座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个侧边导筒,每块支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下支耳,每个侧边导筒座的外侧中部均设置有上支耳,下支耳与其对应侧的上支耳之间固定有一个可将支板的自由端向侧边导筒座中部拉动的拉伸弹簧。
侧边导筒的轴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底座上分别设置水平导筒和侧边导筒,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2、导筒与电缆之间为滚动摩擦,对于导筒和电缆的磨损较小,一方面降低导筒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减少电缆的表面磨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侧边导筒的轴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5°,从而使得两组侧边导筒形成V形结构,具有导正作用,使电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水平导筒的中部靠拢,从而使得电缆的出缆位置容易控制。
4、通过在支板和侧边导筒座之间设置拉伸弹簧,从而形成浮动结构,使得水平导筒在受到缆线压力时,可上下浮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水平导筒与缆线之间的硬接触,从而减缓水平导筒的磨损速度,降低维护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板,3-水平导筒,4-侧边导筒座,5-侧边导筒,6-下支耳,7-下支耳,8-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浮动式放缆导向装置,它包括底板1、水平导筒3、侧边导筒5和拉伸弹簧8,底板1为矩形板式结构,底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两个支板2,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板2上和位于右侧的两个支板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水平导筒3,底板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侧边导筒座4,两个侧边导筒座4相对设置,每个侧边导筒座4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个侧边导筒5,每块支板2的外侧均设置有下支耳6,每个侧边导筒座4的外侧中部均设置有上支耳7,下支耳6与其对应侧的上支耳7之间固定有一个可将支板2的自由端向侧边导筒座4中部拉动的拉伸弹簧8。
进一步地,侧边导筒5的轴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15°,从而使得两组侧边导筒5形成V形结构,具有导正作用,使电缆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水平导筒3的中部靠拢,从而使得电缆的出缆位置容易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放缆导向装置固定在放缆盘的前方,将电缆从放缆盘内引出,穿过该放缆导向装置,电缆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水平导筒3上,与此同时,电缆与水平导筒3接触时,在拉伸弹簧8的作用下,支板2可绕底板1相对转动,使得水平导筒3可上下浮动,并与电缆产生相对滑移,降低水平导筒3的磨损速度,电缆在拉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摆动现象,这时有侧边导筒5与电缆形成滚动摩擦,当摆动幅度小后,由侧边导筒5的V形结构实现导正,从而再次落到水平导筒3上,使得电缆的出缆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方圆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方圆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丝气动打结喷嘴
- 下一篇:一种作业机的大绳防断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