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7895.3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47B19/10 | 分类号: | A47B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师 授课 专用 讲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
背景技术
在很多大型教室,由于教室没有扩音设备,教师需要自带扩音器才能避免坐在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或者听不到授课内容,现有技术新式讲桌(CN200720154652.6),目的是为了解决同学听不清讲课,老师不用带教案,讲课方便的技术问题,它由前沿、电池槽、屏幕、光碟机、开关、方形讲桌、把手、扩音器构成;其特征是:扩音器的整体直接固定安装在方形讲桌的两侧下部,方形讲桌的上表面右端直接安装在开关的整体,屏幕的整体直接固定安装在方形讲桌的上表面中间,方形讲桌的下面前侧固定放置光碟机的整体,电池槽的整体固定安装在方形讲桌的上表面左端,电池槽、扩音器、屏幕、光碟机、开关的接线端分别用导线相连。
现有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不符合现代智能化办公的潮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在第一桌台上设置扩音器,用感应装置来判断是否有人走近,有人走近时,感应装置控制启动身份识别组件对使用者身份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启动扩音器,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其包括,支撑板1,挡板2,第一桌台3,第二桌台4,电池组件5,感应装置6,拾音器7,身份识别组件8,扩音器9。
所述支撑板1固定设置在第一桌台3两侧,所述挡板2固定设置在第一桌台3前侧,所述第二桌台4设置在第一桌台3下面,所述第二桌台4与第一桌台3呈平行状,所述电池组件5设置在第一桌台3下面,所述感应装置6和扩音器9设置在支撑板1上,所述拾音器7设置在第一桌台3上面,所述身份识别组件8设置在第一桌台3上面;所述电池组件5与感应装置6、拾音器7、身份识别组件8和扩音器9分别连接。
所述挡板2为向外凸起的弧形;所述第一桌台3和第二桌台4之间的间距优选15-30cm;所述电池组件5优选可充电电池;所述感应装置6为一切可以感应人体靠近的装置,例如热红外人体感应器和人体接近传感器,所述感应装置6和扩音器9的数量优选2个,对称设置在和第一桌台3两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上,所述感应装置6用于控制启动身份识别组件8,当感应装置6检测到人体信号时,启动身份识别组件8;所述拾音器7的数量优选2个,对称设置在第一桌台3两个侧边位置;所述身份识别组件8优选设置在第一桌台3中间位置上,所述身份识别组件优选8指纹识别器,用于识别是否是授课教师要使用桌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为了避免在大教室上课时后面学生听不清或者听不到,很多教师去讲课时都会随身携带一个扩音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桌台上设置拾音器,在支撑板上设置扩音器,可以解决此问题,大大方便人们日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利用身份识别组件确定老师身份,之后开启扩音器,防止他人胡乱使用扩音器,智能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在第一桌台上设置扩音器,用感应装置来判断是否有人走近,有人走近时,感应装置控制启动身份识别组件对使用者身份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启动扩音器,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教师授课专用讲桌,其包括,支撑板1,挡板2,第一桌台3,第二桌台4,电池组件5,感应装置6,拾音器7,身份识别组件8,扩音器9。
所述支撑板1固定设置在第一桌台3两侧,所述挡板2固定设置在第一桌台3前侧,所述第二桌台4设置在第一桌台3下面,所述第二桌台4与第一桌台3呈平行状,所述电池组件5设置在第一桌台3下面,所述感应装置6和扩音器9设置在支撑板1上,所述拾音器7设置在第一桌台3上面,所述身份识别组件8设置在第一桌台3上面;所述电池组件5与感应装置6、拾音器7、身份识别组件8和扩音器9分别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