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5757.1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马建明;周峰;魏道峰;潘登;张永涛;叶宝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C47/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模具, 该电缆模具特别适于35kV及以下规格的交联电缆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国内的35kV及以下规格的交联电缆,通常采用悬 链管道氮气加热水冷却的方式进行生产。
国家标准《GB/T12706-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 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中规定3.6/6— 26/35kV电缆的绝缘偏芯度不大于15%,为保证产品的偏芯度合 格,现在电缆行业中普遍采用不同规格产品使用不同模具进行生 产,即一个产品型号对应一副模具。生产过程中,当要更换产品 规格时需要重新拆卸模具,从而造成设备的一次起停机。而每次 起停机一次需要浪费时间8小时,浪费电缆料150公斤,同时还 会造成人工、燃料的浪费。由于电缆的规格型号较多,现有的这 种生产操作模式导致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起停机次数频繁,造成原 材料损失和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需 要设备停机即可转换生产不同规格电缆的电缆模具,通过使用该 电缆模具,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损失,同时能够提高电缆的生产效 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 电缆模具,包括能够对接为一体的第一并线分模和第二并线分模, 所述第一并线分模上设有第一内孔,第二并线分模上设有第二内 孔,第一并线分模和第二并线分模对接后,第一内孔的截面与第 二内孔的截面能够合围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二内孔的 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孔与第二内孔互相接触的两接 触面上对应设有倒角。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并线分模包括第一成型件和第一支撑件, 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在第一成型件的一端部;第二并线分模包括 第二成型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在第二成型件的 一端部;
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合围形成圆筒,第一支撑件与第二 支撑件合围形成圆筒。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成型件和第二成型件的表面形状均为半 圆形,第一支撑件的表面形状为两个平面中间夹合一段弧面,第 二支撑件的表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一成型件的外径与第二成型件 的外径相等,第一支撑件的外径与第二支撑件的弧面部分的外径 相等,第一支撑件的外径大于第一成型件的外径。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合围形成的圆筒能 够插入挤塑机分流器中,且该圆筒的内径与待生产的导线外径相 适配。
优选的是,对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弧面的高度大于两平面的 高度,且两平面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是,第一支撑件中,以所述两平面作为表面构成的两 平台上各设有穿孔,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穿孔对应的对应孔, 通过将紧固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穿孔和对应孔,从而能使第一并线 分模和第二并线分模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或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用 于将该电缆模具顶出的顶出螺丝。
优选的是,所述顶出螺丝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两个顶出螺 丝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上。
本实用新型电缆模具由两个分模,即第一并线分模和第二并 线分模对接组成;两个分模对接后,由于两个内孔的截面能够合 围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即其中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空管状体, 以用于形成电缆。本实用新型电缆模具可作现有的中压交联电缆 的内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5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旋流多风道煤粉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可选择色彩的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