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刑事被告人电子看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3801.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钟;陈思浓;郑增威;蔡建平;霍梅梅;孙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02;H04B5/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红英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种 通信 方式 刑事 被告人 电子 看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信方式的看管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BLE4.0和GPRS 通信方式,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背景技术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它是人民检察院机 构设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检察工作秩序,保障检察官查办案件的顺利方 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的规定,检察机关 司法警察的职责主要有九项,其中第五项的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是重要的组成 部分,也是司法警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圆满地执行好押解工作,确保检察办案安 全,一直是人民检察司法警察研究的内容。
押解工作是司法警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名司法警察要明白圆满地执行好 押解是整个检察办案工作的重要保障。押解是司法警察履行其他职责的基础,如拘传及协 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等,可以看作是押解工作的延伸,押解某种程度可以理解为“动态的看 管”。由此可见押解是司法警察履职的基础技能,是正确履行司法警察其他职责的重要保 证。押解工作看似简单、机械,但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押解工作有必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 度重视。
押解过程中被告人可能出现的自杀、自残、行凶、脱逃、串供、传递信物等危害庭审 秩序和押解安全的情况发生。特别是一些年轻力壮的人犯,为了逃避打击处理.在被押解过 程,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往往铤而走险,伺机逃跑。人犯逃跑的途径了:跳车、跳楼、跳桥、 入水、混入人群、钻入森林或田野、凭借天黑等自然现象乘机逃跑等。
针对这些容易在押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完成押解工作,工作人员除 了需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外,还需对押解装备进行完善。若在押解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实时定位,押解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的了解他们的具体位置,将对押解 过程中“电子看管”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的刑事被告人电 子看管系统,不仅对被告嫌疑人采取了人性化措施,又防止了嫌疑犯脱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种通信方式 的刑事被告人电子看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由警用手持终端设备、被告人电子脚 环设备和服务器端平台组成的C/S系统架构;警用手持终端设备和被告人电子脚环设备与 服务器端平台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警用手持终端设备、被告人电子脚环设备之间通过蓝牙 配对连接,当被告人电子脚环设备与手持终端设备距离超过5米时发出警报,通过GPRS发射 器将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端平台。
所述警用手持终端设备主要由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器模块、电源模块、 时钟系统组成,控制模块由PCB按键以及微处理器组成,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器 模块通过串口连接,负责控制设备数据传输与配对被告人电子脚环设备的报警。
所述被告人电子脚环设备由锁具模块、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信号 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时钟系统组成,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报警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通 过串口连接,负责控制设备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及时报警,提高法警的警惕意识通过距离检测算法,当脚环和手持终端 距离超过5米时,手持终端发出震动的警报,同时被告人脚环发出警报声,使法警提高警惕, 保持戒备心理。
2)能够发送被告人实时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GPS以及GPRS通信模块检测被告人 的实时位置,在嫌疑人逃脱后可以快速定位并进行追捕。
3)通过脚环的高压电击功能对被告人进行威慑当法警通过紧急按钮激活高压 电击模式后,脚环会每隔3秒释放一次高压电击来电击被告人。此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被告 人袭警,并且威慑被告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通信方式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持终端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被告人脚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3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