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同体支腿的复合内墙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3664.5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郭阴生;刘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陈慧珍 |
地址: | 264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同体 复合 内墙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同体支腿的复合内墙墙体。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复合内墙墙体,主要是以废弃物煤矸石、农作物秸秆及无机凝胶材料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方式生产出来的新一代的复合材料,可替代高耗资源、高耗能源的传统建筑材料,如:木材、粘土砖、陶瓷、水泥、石膏板等。
该复合内墙墙体的标准尺寸为120cm*300*15cm、120cm*300*12cm,由于不同建筑物、构筑物的净高差是不等的,因此在实际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裁切标准尺寸的复合内墙墙体的高度尺寸,以达到方便施工的目的。复合内墙墙体不能裁成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净高差相等的高度,这样装配非常困难,效率非常低;若复合内墙墙体的高度比建筑物、构筑物的净高差小太多,装配是变得容易,但复合内墙墙体离地间隙将变得很大,不利于地面的处理。
因此如何控制复合内墙墙体的高度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净高差之间的关系便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同体支腿的复合内墙墙体,包括位于天花板2下并与天花板2通过聚乙烯泡沫板5挤压在一起的一个以上复合内墙墙板1,位于地板4之上并与复合内墙墙板1紧靠在一起的水泥砂浆固化块6,其特征在于:在水泥砂浆固化块6内还有与复合内墙墙板1结构相同、旋转90°塞入的一个以上同体支腿3,所述同体支腿3塞入前是楔形,塞入后将超出复合内墙墙板1投影的部分切除后变为直角梯形,其上端与复合内墙墙板1的下端紧密接触,同体支腿3的下端与地板4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内墙墙板1或同体支腿3包括矩形的第一内墙结构板11、与第一内墙结构板11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第二内墙结构板12、第一内墙结构板11和第二内墙结构板12之间的将二者连为一体的聚苯板13。
进一步地,所述的同体支腿3的高度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很好地解决了复合内墙墙板的装配问题,操作简单,稳固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
一种带有同体支腿的复合内墙墙体,包括位于天花板2下并与天花板2通过聚乙烯泡沫板5挤压在一起的2个复合内墙墙板1,位于地板4之上并与复合内墙墙板1紧靠在一起的水泥砂浆固化块6,在水泥砂浆固化块6内还有与复合内墙墙板1结构相同、旋转90°塞入的2个同体支腿3,同体支腿3的上端与复合内墙墙板1的下端紧密接触,同体支腿3的下端与地板4紧密接触。所述的复合内墙墙板1或同体支腿3包括矩形的第一内墙结构板11、与第一内墙结构板11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第二内墙结构板12、第一内墙结构板11和第二内墙结构板12之间的将二者连为一体的聚苯板13。所述的同体支腿3的高度为5cm。
施工时,首先用复合内墙墙板裁切来的下脚料制作楔形的同体支腿,塞入复合内墙墙板1与地板之间的空隙,通过打击使得复合内墙墙板1与天花板紧密接触,复合内墙墙板1得以固定,此时用切割锯切掉同体支腿超出复合内墙墙板1投影的部分,然后用水泥砂浆浇注复合内墙墙板1与地板之间的空隙,7天后水泥砂浆固化完成,复合内墙墙体安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3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累叠式多层结构外墙
- 下一篇:一种消除面外弯矩的粘滞阻尼器连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