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控热能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2649.9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8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海炎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2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能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智能化领域,特别涉及智能控制的热能供应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居智能化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范畴。热能是家居生活必不可缺的能源,烹饪、取暖、清洁杀菌、美容等等,蒸汽热能逐渐显示出它独特的优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蒸汽发生装置”(公告号CN201740005U),包括含进水管的进水箱、有蒸汽出口的储水箱、设立在两者之间的加热管以及连接进水箱侧面和储水箱侧面的回水管,如图1所示,储水箱内设置有液位控制器以控制储水箱的液位高度。这种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加热管的加热膜不会因空烧而损坏,但是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能量转换效率;二来造成了水、汽难以分离,影响了某些应用的安全性。现在的家居设备理念,一般都是机电一体化的实现某一种使用功能,即一机一用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控热能平台,颠覆一机一用途的传统理念,可以连接相应的外衍设备(诸如火锅、消毒装置、供暖装置、蒸汽美容机等),获取特定的使用功能,既方便又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避免了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减少工业垃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智控热能平台,包括平台主体,设置在平台主体内的蒸汽发生器、智能控制单元和水平衡系统。所述蒸汽发生器、水平衡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输出蒸汽热能;智能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各种监测信号并根据人为设置控制整机按要求运行;水平衡系统与蒸汽发生器连通,向蒸汽发生器提供一个标准水位,以控制蒸汽发生器的加热水位并实现消耗水量的精确补偿。
优选地,所述水平衡系统包括水箱、水泵、水箱内阁和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设置在水箱中,和水泵分别与智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水箱内阁设置在水箱内并与蒸汽发生器连通,水箱内阁的标准水位与蒸汽发生器加热水位的高度一致,通过水泵泵水保持这个状态。
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有蒸汽出口的蒸汽室、有进水口的贮水箱、若干加热管和回水管,加热管和回水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蒸汽室和贮水箱连通,加热管由智能控制单元供电并控制其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蒸汽室的底部中间下凹形成一个集水区,所述回水管的上端口是集水区的最低点,以保证加热管内溅出的沸水及时经回水管回流至水箱,使蒸汽室内有水的空间与时间尽量的小,从而实现水、汽分离。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和人机交互界面。电源模块给整个系统供电,包括输出低压直流电为外衍设备提供动力;主控模块包括设置在平台主体上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使用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在触摸屏上设定,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单元还包括WIFI接收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水位和温度监测模块以及室温和湿度监测模块。所述WIFI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子设备APP发出的指令,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遥控指令;水位监测模块监测水平衡系统的储水量,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监测蒸汽室内的温度;室温湿度监测模块监测系统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蒸汽发生器、智能控制单元和水平衡系统组成的智控热能平台,为家居或某些商用提供安全高效、卫生环保、智控、便捷的蒸汽热能。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彻底改变上述专利公开号CN201740005U所涉及的“纳米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采用水平衡系统直接控制加热管中水位的方法,否定了设置储水箱控制水量的方式,解决了它所存在的种种不尽人意(水、汽不分离,转换效率低下)。通过连接与其适配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外衍设备(凡能以蒸汽热能为动力的使用功能,都可以成为本发明的外衍设备),获得美食、温暖、清洁无菌、增加颜值等不同的生活需求,并建立一个家居设备智能控制、模块组合的新理念。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国专利公开的“纳米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逻辑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总成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单元的逻辑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海炎,未经袁海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2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