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结构及具有该防水结构的室外基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22095.2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民;杜帅;王峰;葛锡刚;姚永新;徐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信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88/08 | 分类号: | 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 11469 | 代理人: | 刘守宪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结构 具有 室外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水结构及具有该防水 结构的室外基站。
背景技术
室外全能型微基站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 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属于室外型设 备,防护等级要求很高,特别是防水。该产品需要外装导光柱和指示灯贴 膜进行导光,导光柱是将光以最小的损耗从一个光源传输到距离该光源一 定距离的另一个点的装置。导光柱可以用来将PCB上LED的光传输到产 品面板上来显示相关的状态,也可以聚集和指引光线用做LCD显示屏的 背光,同时也可以用来照亮在透过式窗口上的图案。
导光柱与设备壳体很难实现二次注塑成型,为了充分保证设备壳体的 防护性能,所以必须使导光柱与设备壳体装配无缝隙方可实现防水。现有 的导光柱处理方式是通过打胶(防水胶)进行固定导光柱,同时粘贴指示 灯贴膜(背胶/3M双面胶)进行防水的。这种方式不易操作,容易造成胶 水溢出,不能完全保证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防水性好的防水 结构及具有该防水结构的室外基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壳体上 设置有导光元件安装槽口,所述导光元件安装槽口内设置有导光元件,其 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包括安装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中部的导光 柱,其中:
所述导光柱穿过所述导光元件安装槽口,所述导光柱的末端与所述发 光元件的位置相适应;
所述安装基板通过超声波焊接线密封焊接在所述导光元件安装槽口 处。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焊接线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的内端面的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板的内端面的四周设置有斜切面,所述导光元 件安装槽口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基板的形状相配合,所述超声波焊接线设置 在所述斜切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板呈长条形,所述斜切面为梯形,所述超声波 焊接线设置在每个斜切面的各个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光柱。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柱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环氧树脂或 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在所述安装基板的外部粘贴有指示灯贴膜。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贴膜为镂空透明的PVC地材制成。
一种室外基站,所述室外基站包括上述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及具有该防水结构的室外基站,为了充分保证 壳体外壳的防护性能,特别是防水,所以必须实现导光元件与壳体无缝隙 连接,由于导光元件与壳体同为注塑成型,所以本实用新型中,在导光元 件的安装基板上增加超声波线,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使导光元件与壳体的 连接为无缝一体结构,充分起到防水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 具有结构简单、防水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的壳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的导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 壳体1内设置有发光元件(图中未示出),壳体1上设置有导光元件安装 槽口2,导光元件安装槽口2内设置有导光元件3,导光元件3包括安装 基板31和设置在安装基板31中部的导光柱32,其中:
导光柱32穿过导光元件安装槽口2,导光柱32的末端与发光元件的 位置相适应;
安装基板31通过超声波焊接线密封焊接在导光元件安装槽口2处。
导光柱:是将光以最小的损耗从一个光源传输到距离该光源一定距离 的另一个点的装置,光线是依靠全内反射在导光柱内部传输的。本实用新 型的导光柱32用来将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可以为壳体1内部PCB上的LED 灯、LCD灯等)的光传输到产品面板上来显示相关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信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信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2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红外高效节能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POI的多频段跨制式的互调测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