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1860.9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B15/10 | 分类号: | G03B1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鱼类 拍摄 背景 架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拍摄鱼类时固定背景幕布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鱼类的拍摄较少,大部分鱼类科研工作者,以拍摄已死亡的鱼类标本为主,对于在玻璃缸中进行活鱼的拍摄工作较少。一般对活体鱼类拍摄工作时,为了更好的突出鱼体,使得照片背景单纯,则必须在玻璃缸的后面设置幕布。部分鱼类拍摄者,在对幕布处理时,一般选择人为的牵扯固定,这样就要增加劳动力和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拍摄活鱼时需要人工牵扯固定设置幕布,增加了劳动力和工作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
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包括第一直管、四根第二直管、第三直管、四根第四直管、二根“L”形管、二根弯折管、四个第一三通、六个第二夹子和两个第二三通;
所述的两根弯折管的弯折处分别设有圆环,第一直管的两端分别穿出圆环,且分别通过管接头与两个“L”形管的水平一端相连接;每根弯折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三通的一端相插接,每个第一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二直管和第四直管相插接;
所述的第三直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三通的一端相插接,每个第二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直管相插接;
所述的第一直管上设有第二夹子;
所述的第三直管上设有第二夹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原理及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设置“L”形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弯折管脱落;
二、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直管上设有第二夹子和第三直管上设有第二夹子是用于固定幕布的,对幕布的四角和中间进行固定;
三、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直管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夹子是为了固定住弯折管;
四、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劳动力和工作量,制作较为简单,携带较为方便,对鱼类拍摄背景的固定效果较好。
五、本实用新型制备的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的性能较好,制作材料来源普遍,制作成本较低,制造过程较为简单,能够拆卸易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包括第一直管1、四根第二直管5、第三直管6、四根第四直管7、二根“L”形管2、二根弯折管3、四个第一三通4、六个第二夹子9和两个第二三通10;
所述的两根弯折管3的弯折处分别设有圆环,第一直管1的两端分别穿出圆环,且分别通过管接头与两个“L”形管2的水平一端相连接;每根弯折管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三通4的一端相插接,每个第一三通4的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二直管5和第四直管7相插接;
所述的第三直管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三通10的一端相插接,每个第二三通10的另外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直管5相插接;
所述的第一直管1上设有第二夹子9;
所述的第三直管6上设有第二夹子9。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三通4为斜三通,第二三通10为直三通,使用第一三通4和第二三通10能够使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安装和拆卸方便。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第一直管,2为“L”形管,3为弯折管,4为第一三通,5为第二直管,6为第三直管,7为第四直管,8为第一夹子,9为第二夹子,10为第二三通。
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方法、原理及优点:
一、本实施方式设置“L”形管2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弯折管3脱落;
二、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直管1上设有第二夹子9和第三直管6上设有第二夹子9是用于固定幕布的,对幕布的四角和中间进行固定;
三、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直管1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一夹子8是为了固定住弯折管3;
四、本实施方式减少了劳动力和工作量,制作较为简单,携带较为方便,对鱼类拍摄背景的固定效果较好。
五、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的性能较好,制作材料来源普遍,制作成本较低,制造过程较为简单,能够拆卸易于携带。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固定鱼类拍摄背景的架子。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所述的第一直管1上设有3个第二夹子9,3个第二夹子9均匀分布在第一直管1上。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1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