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安全扣的电动工具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1542.2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贝兰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2 | 分类号: | B25F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安全 电动工具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安全扣的电动工具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通常会使用电动工具代替人力 工具进行各种工程作业。而手持式电动工具上往往都设置有让用户 握持用的手柄,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某些电动工具会在该手柄上 设有电力开关,且该电力开关朝下设置。用户在使用该电动工具时, 在握持该手柄的同时,往上按压该电力开关,便可启动电动工具。
然而,当用户仅仅需要拿取电动工具,而并非使用状态时,可 能会无意中按压到该电力开关,使电动工具在非正常情况下启动, 从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具有安全扣的电动 工具手柄,包括:外壳,安全扣,扳扣,扳扣弹簧以及控制电路板, 所述外壳上部具有容纳腔,上端开口以及下端开口,所述安全扣, 所述扳扣,所述扳扣弹簧以及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部, 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具有开关电路, 所述安全扣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上端开口暴露在所述容纳腔的上端, 所述安全扣具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 安全扣的下部还具有停止部,所述扳扣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下端开口 暴露在所述容纳腔的下端,所述扳扣具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 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扳扣的上部具有凸起和促动部,所述扳扣 弹簧具有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套在所述安全扣的第 一转轴上,所述活动部分与所述扳扣的凸起抵接,所述安全扣和所 述扳扣可旋转,当所述安全扣和所述扳扣未旋转时,所述安全扣的 停止部与所述扳扣的凸起位于相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扳扣还具有凹部,当所述安全扣和所述扳扣旋转 后,所述安全口的停止部与所述扳扣的凹部位于相对应的位置,所 述扳扣的促动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开关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动工具手柄还具有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的 一部分暴露在所述容纳腔的上端,所述控制电路的上表面具有调速 电路和压敏元件,所述调速旋钮与所述压敏元件位于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调速旋钮与所述压敏元件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外壳具有连接部分,所述调速旋钮比所述安全扣 更靠近所述连接部分。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下部具有护手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电动工具处于非使用状态时, 由于安全扣的停止部与扳扣的凸起位于相对应的位置,因此,能防 止扳扣旋转,从而防止扳扣的促动部与控制电路板的开关电路错误 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电动工具手柄1具有外壳10,外壳10由两部分接 合而成,且两部分由多个螺丝16固定。外壳10的上部具有容纳腔 101,下部具有护手部分102,以及连接部分103。该连接部分103 用于与电动工具的其他部件连接。外壳10还具有上端开口104和下 端开口105。容纳腔101内设置有安全扣11,扳扣12,扳扣弹簧13, 调速旋钮14,以及控制电路板15。
安全扣11的上部通过外壳10的上端开口104暴露在容纳腔101 的上端。安全扣11具有第一转轴A,该第一转轴A固定在外壳10 上,安全扣11可绕第一转轴A旋转。安全扣11的下部设置有停止 部110,在本实施例中,安全扣11大致呈字母“L”的形状,该停止 部110往下延伸,形成安全扣11的一个支臂。
扳扣12的下部通过外壳10的下端开口105暴露在容纳腔101 的下端。扳扣12具有第二转轴B,该第二转轴B固定在外壳10上, 扳扣12可绕第二转轴B旋转。扳扣12的上部具有凸起120以及凹 部121,凸起120往上延伸,该凸起120与凹部121位于相邻的位置。 在自然状态下,扳扣12的凸起120与安全扣11的停止部110位于 相对应的位置。扳扣12的上部还具有促动部122,该促动部122也 往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B也位于扳扣12的上部,促动 部122位于第二转轴B和凸起120之间。
扳扣弹簧13具有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为圆圈形状, 套在安全扣11的第一转轴A上;活动部分为条状型,往下延伸,并 且与扳扣12的凸起12抵接。扳扣弹簧13具有弹性形变恢复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贝兰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贝兰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1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入楦式固特异鞋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空怀母猪中草药添加剂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