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21364.3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7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龙;华育福;盛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亿和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田寮社区南环路亿和工业园A***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小 空间 内滑块 脱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狭小空间内滑块脱 模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模具技术的发展,模具产品的结构设计也日趋紧凑,在很多外形较小 的产品生产中,产品内部有倒扣结构,由于产品内部空间很小,传统的斜顶脱 模模具无法保证斜顶有足够的行程空间,且对于存在多个倒扣结构的产品,斜 顶之间会相互干涉,无法有效进行脱模,只能进行内滑块脱模结构;现有的内 滑块脱模模具,针对内部空间狭小的产品,脱模效果也不理想,且很难处理好 紧锁块与滑块之间的导滑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 针对狭小空间脱模效果好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模板、后模板和固 定板;其中,所述后模板包括后模仁,所述后模仁设置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 包括与产品配合的脱模端和在所述后模仁内的的连接端;所述脱模端设置有与 所述产品扣位部分配合的缺口;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滑块配合的上窄 下宽的紧锁块,所述紧锁块较窄一端侧边延所述紧锁块运动方向设置有牵引所 述内滑块的长条状凸起卡条;所述内滑块设置有与所述卡条配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其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后 模板通过限位拉杆连接,所述限位拉杆在所述内滑块完成脱模后达到最大限位 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其中,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 模板通过尼龙开闭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其中,还包括用于在所述内 滑块脱模完成后顶出产品的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顶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其中,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 等高套筒;还包括底板;所述后模板、所述固定板、所述顶针板和所述底板设 置有与所述等高套筒相配合的孔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开模时,后模板与固定板在尼龙开闭器 和限位拉杆作用下先分离,带动紧锁块运动,进而通过卡条和卡槽的配合带动 滑块向内运动,对产品扣位部分进行脱模,最后由顶针顶出产品,脱模效果好; 且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 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 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内滑块与紧锁 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狭小空间内滑块脱模模具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 图2,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模板1、后模板2和固定板3;后模板包括后模仁21, 后模仁21设置有内滑块22,内滑块22包括与产品4配合的脱模端221和在 后模仁21内的的连接端222;脱模端221设置有与产品4扣位部分配合的缺 口223;固定板3上设置有与内滑块22配合的上窄下宽的紧锁块31,紧锁块 31较窄一端侧边延紧锁块31运动方向设置有牵引内滑块22的长条状凸起卡 条311;内滑块22设置有与卡条311配合的卡槽224;模具开模时,后模板2 与固定板3在尼龙开闭器11和限位拉杆32作用下先分离,带动紧锁块31运 动,进而通过卡条311和卡槽224的配合带动滑块向内运动,对产品4扣位部 分进行脱模,最后由顶针(图中未标识)顶出产品,脱模效果好;且整体结构 简单,成本低。
如图1所示,固定板3与后模板2通过限位拉杆32连接,限位拉杆32 在内滑块22完成脱模后达到最大限位距离。
如图1所示,前模板1与后模板2通过尼龙开闭器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亿和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亿和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1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材冷却辊
- 下一篇:新型塑件脱螺纹用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