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打扣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0314.3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建新 |
主分类号: | B25C1/04 | 分类号: | B25C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打扣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生产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打扣枪。
背景技术
在木质家具的加工中,一种是板式家具的连接安装,板件互相连接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塑料扣连接;另一种是除五金脚家具除外的所有木制家具,落地面处的防潮地脚钉设置。
目前最常规的使用塑料扣的办法是在木板上预制安装孔,用榔头敲入一种膨胀式的塑料扣,再在塑料扣里面旋入螺杆。同理,设置防潮地脚钉的方法,也是用榔头直接敲入落地面处。
采用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是效率低,安装速度慢,需要手动敲入塑料扣或防潮地脚钉;第二是在有些狭小的空间,榔头无法进入,无法敲入,导致了使用范围有限;第三是用力太大时,榔头敲击不正时,容易敲坏木板表面或在板面留下深印;第四是防潮地脚钉手持不易拿移,容易打偏或榔头敲到手等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气动打扣枪,由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将塑料扣或防潮地脚钉打入孔中,实现了机械化打扣,效率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打扣枪,包括动力源、打扣装置和装夹装置,所述打扣装置包括开关机构、手持部和往返推动机构,所述手持部与往返推动机构一体成型,所述开关机构内置于往返推动机构且用于控制往返推动机构的运动,所述装夹装置一端与往返推动机构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手持部的下端连接,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自下往上依次连接的扳机、弹簧、阀杆、阀座和第一胶垫,所述阀杆和阀座可滑动配合,所述手持部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前部与往返推动机构一体成型,所述前部和中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开关机构的指圈部,所述后部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进气接头,所述中部内置输气管,所述装夹装置包括打击管、装扣盒、固定座和推扣器,所述打击管上端与往返推动机构连接,右下端与装扣盒连接,所述固定座一端与手持部连接,另一端与装扣盒连接,所述装扣盒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推扣器包括第一扣臂和第二扣臂,所述第一扣臂与第一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弹簧组,所述第二扣臂与第二滑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弹簧组,所述第一扣臂和第二扣臂之间设置有推扣锁,所述推扣锁设置有前保险和后保险。
进一步地,所述往返推动机构包括外壳、排气盖、枪针、套接于所述枪针的平衡阀压簧和第二胶垫、气缸盖、气缸、平衡阀、塑料压圈和缓冲垫,所述排气盖安装于外壳,所述枪针、气缸盖、气缸、平衡阀、缓冲垫和塑料压圈依次连接,所述枪针包括长圆柱形杆,所述长圆柱形杆末端设置有轴对称的第一耳和第二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下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定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直角梯形结构的直角远离所述打击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所在的中心线与所述打击管所在的垂线均呈7度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长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弹簧组包括同轴连接的粗左旋直簧和细右旋直簧;所述第二压弹簧组和第一压弹簧组具有相同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推扣锁设置有前保险和后保险,所述前保险包括扣动部和L状锁定部,所述L状锁定部用于将推扣锁与推扣器的前端、第一压弹簧组和第二压弹簧组锁定,所述后保险包括钩状锁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打击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直角梯形结构的斜面所在的直线成一条直线的第一斜面,所述打击管底部的内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轴对称的第二斜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打扣枪,扳动开关机构的扳机后,阀杆和阀座的配合用于控制压缩气体与气缸的连通情况,打开开关机构的扳机后,气体连通,压缩空气压制枪针,使其向下顶出,从而将放置在装扣盒且正对枪针顶出方向的塑料扣或防潮地脚钉用力顶出,使其顶入预制孔中,效率较高,也不会损伤木板。且设置有定位件、第一耳和第二耳等部件,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操作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动打扣枪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动打扣枪的往返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动打扣枪的第一压弹簧组和第二压弹簧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动打扣枪的推扣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建新,未经杜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0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合一磁铁订书机
- 下一篇:汽车差速器呼吸管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