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顶天线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9757.0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曹啸虎 |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天线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车顶天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车顶天线安装结构,不易松脱、防水、结构强度较高、适应性较好始终是其改善方向,但是结构较为复杂、笨重,因此继续研究一种不易松脱、防水、结构强度较高、适应性较好的车顶天线安装结构,同时结构简单、轻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易松脱、防水、结构强度较高、适应性较好的车顶天线安装结构,同时结构简单、轻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顶天线安装结构,它包括连接杆、与连接杆一端连接的天线壳体,天线壳体的与车体接触相抵的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设有密封圈,连接杆滑动套接有固定支架,连接杆螺纹连接有用于轴向限位固定支架的螺母,固定支架上设有沿固定支架周向依序分布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支撑脚,连接杆套设有位于固定支架和天线壳体之间的弹簧和弹性柱,支撑脚、弹簧、弹性柱沿连接杆径向自外向内依序分布,弹性柱的直径小于天线壳体的直径。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体上后,密封圈实现密封防水,阻止外界雨水从天线壳体与车体的贴合面处向车内渗入,将支撑脚、弹簧作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的主要弹性来源,并由弹性柱提供加强支撑,对支撑脚、弹簧弹力要求较小,这样,支撑脚、弹簧具有较高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整体配合后不易松脱,且强度高,利于密封圈发挥作用,实现防水目的,同时固定支架是整体,因此综合形成的结构强度较高,且固定支架的轴向位置由螺母进行调整,使得固定支架与天线壳体之间的距离可调,因此适应性较好,根据这个距离来调整弹性柱的长度以适于安装。
作为改进,弹簧为圆柱压簧,这样,本实用新型被安装后,弹簧呈现的是压缩状态,采用圆柱压簧具有针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安装后更稳定可靠,耐久性更好。
作为改进,螺母为自锁螺母,这样,防止反转松脱,适用于车辆等振动环境,同时结构简单。
作为改进,固定支架为中部设通孔的圆形板,这样,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强度高。
作为改进,圆形板的直径大于螺母的直径,这样,螺母与圆形板完全相抵,对圆形板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顶天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连接杆,2、天线壳体,3、固定支架,4、螺母,5、弹簧,6、车体,7、弹性柱,8、支撑脚,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顶天线安装结构,它包括连接杆1、与连接杆1一端连接的天线壳体2,天线壳体2的与车体6接触相抵的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设有密封圈9,连接杆1滑动套接有固定支架3,连接杆1螺纹连接有用于轴向限位固定支架3的螺母4,固定支架3上设有沿固定支架3周向依序分布的具有弹性的多个支撑脚8,连接杆1套设有位于固定支架3和天线壳体2之间的弹簧5和弹性柱7,支撑脚8、弹簧5、弹性柱7沿连接杆1径向自外向内依序分布,弹性柱7的直径小于天线壳体2的直径。
天线的电信号可以采用导线穿过天线壳体2、连接杆1进入车内以传输给收音机单元。
多个支撑脚8沿固定支架3周向依序均匀分布,这样,受力更加均匀,更有利于提高稳定性和耐久性。
密封圈9的横截面形状与环形槽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比如矩形横截面,这样结构简单,密封性更好。
弹性柱7可以是塑料柱、橡胶柱等。
弹簧5为圆柱压簧。
螺母4为自锁螺母。
固定支架3为中部设通孔的圆形板。
圆形板的直径大于螺母4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脚8、弹簧5、弹性柱7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车体6上,即天线壳体2和支撑脚8、弹簧5、弹性柱7之间形成夹住结构,天线壳体2右端面与车体6相抵,支撑脚8、弹簧5、弹性柱7的左端均与车体6相抵,弹簧5、弹性柱7的右端均与固定支架3左端面相抵,支撑脚8的右端为与固定支架3左端面连接,通过夹住车体6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减少了本实用新型在拆装过程中的损坏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9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