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9618.8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3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时政;雨田;王珊;刘月;黄凯丰;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22 | 分类号: | A23L3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10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膳食 纤维 提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营养素的提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糖类及木植素,根据膳食纤维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预防便秘等功效。目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式一般是将蒸煮后的原料放在塑料桶内,加水并进行人工搅拌,再用滤网将漂浮在上部的悬浮纤维捞出,该提取方式具有耗时长、劳动强度大和提取量小等缺点,并且提取之前人们需对碱蒸煮过的原料进行漂洗脱味,在漂洗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过多的接触碱性物质,易对手上的皮肤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以解决提取效率低和在提取过程中易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其包括粉碎装置、过滤装置及用于漂洗和搅拌物料的缸筒,粉碎装置的出料口和缸筒的入料口之间连接有一物料传输带,缸筒的出料口和过滤装置的入料口连接有一导料管,缸筒的上端部设有一电机,电机与设置在缸筒内部的旋转轴电气连接,旋转轴上设有六个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棒,搅拌棒上设有至少一个超声振子。
进一步地,搅拌棒平均分布在旋转轴的两侧,且相邻两搅拌棒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粉碎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端用于粉碎物料的重力锤。
进一步地,缸筒的侧壁设有一视窗。
优选地,缸筒的视窗所在侧的侧壁设有一封闭腔,封闭腔内设有一上升梯。
优选地,搅拌棒为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包括用于漂洗和搅拌物料的缸筒、粉碎装置和过滤装置,将物料的粉碎、漂洗、搅拌和过滤提取过程不间断地连接在一起,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也防止了在漂洗时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伤害。
该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的旋转轴上设有六个平均分布在旋转轴两侧的搅拌棒,搅拌棒随着旋转轴同步转动,使物料的搅拌更加均匀、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粉碎装置;2、缸筒;3、重力锤;4、传输带;5、旋转轴;6、搅拌棒;7、超声振子;8、电机;9、过滤装置;10、导料管;11、封闭腔;12、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设备包括粉碎装置1、过滤装置9及用于漂洗和搅拌物料的缸筒2,粉碎装置1的出料口和缸筒2的入料口之间连接有一物料传输带4,缸筒2的出料口和过滤装置9的入料口连接有一导料管10。
粉碎装置1的上端连接有一用于粉碎物料的重力锤3,利用做往返运动的重力锤3对物料进行粉碎,使物料粉碎的更加有效、完全。
在具体实施中,物料传输带4的端部设有控制物料停放的挡板,导料管10上设有一控制物料停放的阀门,物料在粉碎装置1内粉碎后,经物料传输带4输送至缸筒2内进行搅拌、漂洗,在该工序完成后,打开导料管10上的阀门,将物料经导料管10送至过滤装置9,进行膳食纤维的提取,该装置将物料的粉碎、漂洗、搅拌和过滤提取过程不间断地连接在一起,降低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也防止了在漂洗时对操作人员的皮肤造成伤害。
缸筒2的上端部设有一电机8,电机8与设置在缸筒2内部的旋转轴5电气连接,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启动电机8带动旋转轴5的转动,进而完成物料的搅拌工作。旋转轴5上设有六个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棒6,优选搅拌棒6为网状结构,搅拌棒6平均分布在旋转轴5的两侧,且相邻两搅拌棒6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搅拌棒6均匀的分布在旋转轴5上,使搅拌更加的均匀、充分。
搅拌棒6上设有至少一个超声振子,在搅拌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在缸筒2内物料和浸液之中生成大量均匀的微小气泡,然后这些小气泡又紧接着被超声破碎,提高了漂洗和搅拌的效率。
缸筒2的侧壁设有一视窗12,在具体实施中,优选视窗12上设有刻度标尺,操作人员可通过视窗12清楚地观察到缸筒2内部的层析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96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