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9509.6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光仲;刘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光仲 |
主分类号: | A01F29/08 | 分类号: | A01F29/08;A01F29/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汪威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桑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桑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切桑机。
背景技术
蚕茧必源于养蚕,蚕茧和生丝产品是茧丝绸行业经营使用的唯一原料。在 目前科学养蚕,省力养蚕过程中,特别是小蚕饲育,为了促使养蚕优质、高效, 就必须根据蚕儿生长的各个龄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尽量满足蚕儿的生长 发育所需。因此桑叶的切碎加工就成为养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特别是小 蚕期饲养切桑叶的工序要占据整过饲养用工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传统的手工 切桑,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市场上现有的切桑机一种是需要重复多次才 能切好,切叶效率低,桑叶通过多次挤压损伤桑叶本质。二是切出的桑叶不规 格,大小不一,呈粉末状,切桑大小不标准。三是进出料口容易堵塞,使用及 不安全等,(根据调查原重庆市黔江区的养蚕户所购买的老式切桑机有156台, 因使用该机器切桑叶手被机器伤害的就有19人之多),伤害率均占12%以上。因 此;如何确保使用安全,提高切桑效率和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就显得十分重 要了。对于栽桑养蚕人来说,提高切桑效率和质量,就是降低养蚕成本,就能 增加养蚕的经济效益,更是科技兴蚕的必经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桑机,桑叶再自 然状态下模拟人工切割,切成形状规则的块状,对桑叶叶质损伤小,无污染, 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切桑机,其关键在于:包括机箱、输 送机构、驱动机构和切削机构,所述机箱的上部横向设有桑叶通道,所述通道 下方设置所述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桑叶进口侧的第一皮带轴、桑 叶出口侧的第二皮带轴和套设在第一皮带轴和第二皮带轴之间的输送带,该输 送带沿着所述通道内部穿过,然后经第二皮带轴后绕所述通道底板下方循环转 动;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机箱底部,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通过皮带与电机联动 的传动轮和固定在传动轮两侧面的偏心轮;所述切削机构包括刀架和固定在刀 架上部的刀具,所述刀架的下部活动插装在所述通道上,该刀架的下端通过支 撑臂与一侧的所述偏心轮铰接;所述第二皮带轴的一端设有棘轮机构和曲柄, 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轴同轴固定,该棘轮机构的棘爪与所述曲 柄连接,所述曲柄的外端铰接有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所述偏心轮 铰接。
上述机箱上设有压桑装置,该压桑装置包括安装在通道上方的转轴和安装 在通道内的压辊,所述转轴和压辊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该转轴和压辊之间 套设有皮带,所述压辊将皮带下压与所述输送带紧贴,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齿 轮组,该齿轮组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二皮带轴同步转动,该齿轮组带动转轴同步 转动。
上述通道的两侧活动插装有拉杆,两根所述拉杆的上端部之间设有导辊, 该导辊压在所述皮带上,该导辊的两端分别限位于两块连接板上,该拉杆的下 部套设有压簧,该压簧的位于所述通道底板的下方,该压簧的上端与所述通道 底板抵接,该压簧的下端与所述拉杆的下端限位块抵接。
上述刀架呈“口”字形,该刀架的上横梁位于通道上方并与所述刀具固定, 该刀架的两纵向支撑杆活动插装在所述通道上,该刀架的下横梁位于输送机构 下方,该刀架下横梁的两端与两侧的纵向支撑杆铰接,该刀架下横梁与所述支 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偏心轮铰接。
上述刀具包括固定板和垂直固定在该固定板下部的刀片,所述固定板上均 匀分布有纵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穿设螺栓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刀架的 上横梁固定连接。
上述条形孔的下端扩大形成拆卸孔。
上述通道上固定插装有两个纵向的导向筒,所述刀架的两纵向支撑杆分别 活动插装在两个纵向的导向筒内。
上述通道上设有通道罩,该通道罩将刀架、压桑装置罩住。
有益效果:
1、本切桑机就完全克服了现有切桑机的不足,桑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切碎, 模拟人工切割原理,对桑叶叶质无损伤、无污染。
2、采用连续工作形式,进料,出料无堵塞。
3、切叶质量好,且一次性切成方块或条型,大小可根据蚕儿的生长时期用 桑所需规格而调整切叶形状和大小。
4、操作使用安全、简单,维修方便,满足了养蚕过程中各龄蚕儿对桑叶大 小和质量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光仲,未经秦光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9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