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与手机相关联的智能皮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8552.0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吴同庆;张帅;陈先益;文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1/00 | 分类号: | A44B1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相关 智能 皮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皮带,尤其是指一种可与手机相关联的智能皮带。
背景技术
皮带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可穿戴设备之一,历史比眼镜和手表都要久,且皮带由织物或者皮革组成更加贴身,为日常所必需品。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各有优劣,手表方便但屏幕太小,眼镜视觉投影大但操作性和舒适性差。把智能设备嵌入皮带中,通过设计,更方便用户使用,实现简单实用的功能远比把电子设备僵硬地戴在身上要更可行。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362501.9)公开了一种健康智能皮带扣,在皮带扣后面安装有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计步器与心率传感器,计步器与心率传感器内部植入有app应用程序,计步器与心率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经过app应用程序传输到手机或电脑中。这种智能皮带虽然具备身体健康检测功能,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手机中,但是却不具备与手机的互找、互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与手机相关联的智能皮带,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智能皮带不具备与手机互找、互动功能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与手机相关联的智能皮带,包括皮带扣,所述皮带扣上装设有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蓝牙芯片、警报装置以及电源装置,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蓝牙芯片均与所述警报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警报装置电路连接,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用于将信号传输至手机客户端使手机发出警报以及接收手机客户端发送的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包括信号传输与接收模块以及用于控制该信号传输与接收模块发射信号给手机客户端使手机发出警报的警报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该信号传输与接收模块发射信号给手机客户端使手机进行拍照的拍照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扣上还装设有一与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信号连接的计步器,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可将计步器产生的信号传输给手机客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扣上还装设有一能自动根据环境调整警报装置报警所需要达到的蓝牙信号强度阈值的环境感应器,蓝牙芯片通过所述环境感应器与所述警报装置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感应器可由光感应器、陀螺仪、加速度感应器组成。
优选的,所述环境感应器可由光感应器、GPS定位仪、加速度感应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为纽扣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装置为蜂鸣器。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该信号传输与接收模块发射信号给手机客户端使手机进行紧急呼叫、求助的紧急呼叫按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蓝牙芯片均与警报装置信号连接,使得当手机与皮带距离较远时,蓝牙芯片与手机蓝牙的对接信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智能皮带上的警报装置就会响应,提醒用户手机丢失,而当警报装置响应后,用户还可通过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将信号发送给手机客户端,使手机发出警报声,为用户寻回手机提供线索。
2、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还能接收手机客户端发送的信号,因此用户还可让孩子穿戴本智能皮带,当孩子走失时,手机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将信号发送给智能皮带,使警报装置响应,从而根据响声寻回孩子,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悲剧。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信号传输与接收装置还包括拍照按钮,使得用户还可以不手持手机就可以完成自拍,给用户提供了便利。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计步器,使得本实用新型还能自动对用户的活动量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信息发送给手机客户端,让用户查看,以提醒用户需要运动或休息。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环境感应器,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同环境时,环境感应器能自动根据环境调整警报装置报警所需要达到的蓝牙信号强度阈值,以此实现不同环境下手机与智能皮带的感应距离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皮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君儒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导光板及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