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范围宽泛的热成型料片上料端拾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8162.3 | 申请日: | 2015-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安保芹;李彦波;高清洋;朱伟东;段晓奎;郭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26 | 分类号: | B29C51/2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 地址: | 072761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范围 宽泛 成型 料片上料端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件抓取装置,特别是使用范围宽泛的热成型料片上料端 拾器。
背景技术
热成型技术是一项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兴技术,它是汽车行业为了实现节能 减排的目的,针对车身减重而又不失安全性而创新的、面向未来的零件成型技术解决方案。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热成型零部件在汽车配件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 热成型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料片在加热炉中加热到900°左右,然后通过上料端拾器将料片 拾取,送入到压机模具中进行成型,待成型完成后再用下料端拾器将零件拾取送入到下料 区,由此得到热成型零件。在上述工序中,由上料端拾器将高温料片送入到压机模具的步骤 尤其关键,因为料片温度高,对端拾器的使用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在热成型生产线上 常用的上料端拾器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由气缸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上带有钩爪,钩爪翻 转钩起料片定位并拾取,然后送入到模具中;另一种是由气缸直接带动转杆翻转压紧料片, 然后拾取送入到模具中。这两种结构在使用上共同的缺陷是:只适用于特定产品料片的拾 取工作,通用性差。在热成型零件开发过程中,料片的形状、位置必定会跟随产品的不同而 发生改变,尤其在项目初期开发阶段,为降低风险,产品开发一般会采用样件模来进行产品 调试,样件模和正式模具在结构上又会有所不同,同种产品因模具结构不同,端拾器结构也 会发生变化。因此设计一种通用性高,既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抓取,又易于调整,可适用多 种试制件或产品件抓取的上料端拾器,无疑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研发和生 产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可满足多种产品件、试制 件精准定位、稳定拾取的用于热成型料片上料的端拾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范围宽泛的热成型料片上料端拾器,包括数个拾取产品件的夹钳,各夹 钳上部固定托架,所述热成型料片上料端拾器设有相互正交的X向导杆、Y向导杆及Z向导 管,所述X向导杆并排设置数根,各X向导杆经X向导杆连接座与Y向导杆构成可调位固定连 接,各X向导杆上设有Z向导管连接座,X向导杆与Z向导管连接座构成可调位固定连接,各Z 向导管上端与Z向导管连接座构成可调位固定连接,各Z向导管下端与托架连接。
上述使用范围宽泛的热成型料片上料端拾器,所述X向导杆连接座由上半座、下半 座组对合而成,上半座、下半座将Y向导杆抱合,上半座、下半座间经螺钉连接,所述上半座 顶部设有X向导杆固定架,X向导杆固定架经螺钉与上半座连接,X向导杆位于上半座顶部并 由X向导杆固定架固定。
上述使用范围宽泛的热成型料片上料端拾器,所述Z向导管连接座由左半座、右半 座组合而成,左半座、右半座将X向导杆抱合,左上座、右半座间经螺钉连接,所述左半座设 有导管孔,导管孔一侧设有导管孔开口槽,Z向导管上部位于导管孔内,垂直穿过导管孔开 口槽的螺钉锁紧后将Z向导管固定在导管孔内。
上述使用范围宽泛的热成型料片上料端拾器,所述托架设有球面衬套孔,球面衬 套孔一侧设有球面衬套孔开口槽,球面衬套孔内装配球面衬套,球面衬套一侧设有球面衬 套开口槽,导管下部装配在球面衬套内,垂直穿过球面衬套孔开口槽的螺钉将Z向导管下部 及球面衬套与托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现有端拾器适用范围单一的问题而设计。所述热成型料片上 料端拾器,通过X向型材导杆、Y向型材导杆及Z向导管的相互配合,使夹钳在X、Y、Z和角度方 向上都具有调整量,通过灵活调整夹钳的位置,可以满足多种试制件和产品件的上料抓取 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更换产品件时无需卸下端拾器,直接可以调整到新 产品上料状态,节省了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器多用”,节 省了投制针对不同试制件、产品件端拾器的设计周期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微波辐照辅助水解皂苷的方法
- 下一篇:吹瓶机分坯装置的改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