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8065.4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5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安伟;宋长友;李明政;姚木林;张庆范;赵宇鹏;宋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阻隔 水面 油膜 回收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面浮油清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流阻隔式水 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运输 主要依靠船舶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然而,由于突发事件或设备故障原因,石 油泄漏事故频繁发生,对海洋水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此,目前人类开发 了各种形式的水面溢油回收设备,主要对水面集聚的重油进行清理、回收。 对于漂浮在水面的稀薄油膜,由于漂浮油膜厚度很小,且集聚分散,利用常 规水面溢油回收设备难以进行彻底有效的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彻底有效清 除漂浮在水面的稀薄油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且成本较低的回 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在船体 内安装有油水分离箱基座,在油水分离箱基座上设有油水分离箱,在油水分 离箱内装有油水分离箱吸油膜,在船舱首部设有使含油水体进入和通行的流 道,并贯穿深入船舱内部与油水分离箱连接为一体,在流道内设有浮动式闸 门机构;所述油水分离箱外部的船体上通过集油箱支架安装有其底部高于油 水分离箱顶部的集油箱,在油水分离箱内装有浮动式吸油管组件,所述浮动 式吸油管组件通过设置在浮动式吸油管组件底部的集油泵和吸油管与集油箱 连通,所述集油箱内装有集油箱吸油膜,在集油箱外底部装有集油箱回水管 阀门和排油阀门,所述集油箱回水管阀门与集油箱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油箱 回水管与油水分离箱连接贯通;在舱体尾部至少设有两根排水管,每根排水 管分别通过吸水泵和排水阀门与油水分离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流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开口。
所述浮动式闸门机构包括闸门本体、吊耳、闸门导向座、升降电机座及 升降电机,所述闸门导向座对应安装于流道下端面的开口处;在闸门导向座 内垂直装有贯通流道下开口的闸门本体,上端面上设有吊耳,在流道上端面 的开口处通过升降电机座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升降杆通过吊耳与闸门 本体连接。
所述浮动式吸油管组件包括金属平板、第一金属空心立方体、第二金属 空心立方体、金属吸油管和柔性吸油管,所述金属平板中心开有孔,在开孔 处连接金属吸油管,所述金属吸油管下端与柔性吸油管连接,所述金属平板 下端面固定有封闭的第一金属空心立方体和第二金属空心立方体。
所述排油阀门上连接有排油管。
所述油水分离箱吸油膜采用高分子吸附材料制成,其厚度为40-60mm。
所述集油箱吸油膜采用高分子吸附材料制成,其厚度为40-6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 案,即通过采用双体式平底船体作为载体,在船体内安装流道系统、油水分 离系统和集油回收系统。将油水分离系统布置于船舱内,在船舱尾部左右各 布置一个排水管,分别通过阀门、吸水泵与油水分离系统联接,在船舱首部 布置一个流道系统并贯穿深入船舱内部与油水分离系统联接。在油水分离系 统后部布置一个集油回收系统,通过管路与油水分离系统连接。启动吸水泵 将含有薄油膜的海水通过流道系统吸入油水分离系统,再通过油水分离系统 将油、水进行分离,分离的油膜积聚在油水分离箱内,分离的海水通过排水 管道排入大海。启动集油回收系统的集油泵,将积聚在油水分离箱内的油膜 吸入集油箱内,通过集油回收系统对油膜进行二次油水分离,提高油膜回收 率。采用本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可彻底有效清除漂浮在水面 的稀薄油膜,通过载体船将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运送至指定 水域,运用回流阻隔式水面薄油膜回收分离装置可对水面薄油膜进行油水分 离后回收,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石油泄漏对水域的污染,具有较强的适应 性,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闸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式吸油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8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