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单元式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7340.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钊;苏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王淳 |
地址: | 101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幕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半单元式幕墙。
背景技术
构件式幕墙系统主要通过把在工厂加工好的支撑龙骨、面板及相关材料, 分别运到工地后,进行有序安装。基于等压原理进行设计,明框系统采用胶条 密封,隐框采用湿法密封,在规定的压力下、漏气量满足国家建筑幕墙相关规 范即可。利用上述的幕墙技术,进行产业化的设计和生产,基本上能够满足大 部分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等的一般性能要求。
当前构件式设计多是明框和隐框系统的型材模具不通用,开启扇设计也是 采用独立开启扇框型材、扇框外凸式的设计。开启扇料的模具通常是跟据固定 幕墙位置不相同,需要独立开模。这样就降低了材料的通用性,并且需占用额 外的室内空间。
随着业主、建筑师对建筑室内使用空间最大化利用的需求,在保证幕墙系 统结构需求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材料通用性、降低材料损耗,建筑幕墙必须从 自身寻找新的突破口,需重新设计一套更加合理实用的半单元式系统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单元式幕墙,在利用相同型材模具的基础 上,能同时满足明框系统及隐框系统、固定玻璃区域和开启扇区域的构造设计 要求,大大降低了材料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单元式幕墙,它包括立柱、横梁及玻璃板块;
各横梁设于相邻立柱之间,且通过横梁两端的第一角码固定连接;该立柱 和横梁截面形状相同,包括矩形框架及凸出的固定部;
该玻璃板块包括矩形的玻璃及设于该玻璃四边的副框;相邻的副框之间通 过第二角码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副框与立柱的固定部紧贴,上下两侧的副框 与该横梁的固定部紧贴;相邻玻璃板块的副框通过压块一起固定在该立柱和横 梁的固定部外端。
所述副框截面呈阶梯型,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板及第二板,该第一板和第 二板之间具有与该第一板和第二板均垂直的第三板;该第三板与所述玻璃粘 接,该第一板设有胶条槽,该胶条槽内设有防水胶条;所述第二角码位于该第 二板的腔体内。
所述第一板的胶条槽外侧还设有截面呈L型的扣盖。
其中的一个玻璃板块作为开启扇,该开启扇的左右两侧副框分别通过摩擦 铰链固定在相邻立柱的固定部侧面,该开启扇四边的副框对应的压块为半压 块,该半压块仅将与该开启扇相邻的玻璃板块的副框固定在所述立柱和横梁的 固定部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现有构件式幕墙系统,使 得材料在建筑应用中得到充分利用,开启扇设计更加安全可靠,并可达到提高 室内空间利用率、节约建设成本、降低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单元式的隐框系统节点的横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单元式的隐框系统节点的纵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单元式的明框系统节点的横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单元式的明框系统节点的纵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半单元式幕墙系统的开启扇横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半单元式幕墙系统的开启扇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单元式幕墙,它包括立柱1、横 梁2及玻璃板块3。
各横梁2设于相邻立柱1之间,且通过横梁2两端的第一角码4固定连接。 该立柱1和横梁2截面形状相同,包括矩形框架11、21及凸出的固定部12、 22。
该玻璃板块3包括矩形的玻璃31及设于该玻璃四边的副框32。相邻的副 框之间通过第二角码5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副框与立柱1的固定部紧贴,上 下两侧的副框与该横梁2的固定部紧贴。相邻玻璃板块3的副框通过压块6一 起固定在该立柱1和横梁2的固定部12、22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7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