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前钢带涂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7141.X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3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陆敬东;杜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彭成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前钢带 涂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钢铁、有色行业的涂油装置,具体是用 于钢带平整机在对钢带在平整前进行涂油的一种平前平前钢带钢带 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平整机组主要作用是把经过再结晶退火的钢带通过平整, 从而获得必要的性能和表面质量钢带产品。平整通常分为干平整、 湿平整两种。
干平整,一般用于生产表面质量要求不高、平整量不大的粗放 型产品,目前大部分已经不再采用这种方式。
湿平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采用平整液按照一定比例与脱盐水稀释后通过喷射系统喷 涂在钢带表面后进行平整。这种方式目前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问 题是由于润滑性不足导致平整大压下量(10%以上)的产品时轧制力 过大而不能实现。
b:采用轧制油按照一定比例与脱盐水稀释后通过喷射系统喷涂 在钢带表面后进行平整。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清洁性不够造成钢带 表面质量缺陷;分子颗粒大小不均造成润滑不均导致钢带表面质量 缺陷;平整后在钢带表面残留易造成针眼锈等问题。
c:纯油平整,主要采用纯轧制油或防锈油直接通过喷射系统喷 涂在钢带表面后进行平整。此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大平整量高品质 钢带表面缺陷问题,但存在的问题也极为突出,即由于平整用油为 非循环利用,造成用油量过大,成本高,是其他方式的5倍以上。
这三种情况都是采用喷射系统喷涂,但是由于油的粘性较大, 所以会存在堵塞和喷涂障碍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均匀、有效地对平 前钢带进行涂油、满足带钢油平整时的工艺涂油量需求且能够最大 限度的减少用油量、又能满足现场安装空间尺寸的要求的平前钢带 涂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平前钢带涂油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 上涂油装置和下涂油装置;
所述上涂油装置包括上机架,所述上机架承载有上油箱,所述 上机架一侧设有一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一端与所述上机架侧部铰 接连接,所述上支架另一端与上辊轴端部铰接连接,所述上辊轴滚 动连接上涂油辊,所述上油箱一侧设有出油口,所述上涂油辊与所 述出油口位于所述上机架相对的两侧;
所述下涂油装置包括下机架,所述下机架底面连接升降油缸的 输出端,所述下机架承载有下油箱,所述下油箱内设有一组下支架, 所述下支架一端与所述下油箱底部固定,所述下支架另一端与下辊 轴端部连接,所述下辊轴滚动连接下涂油辊,所述下涂油辊的顶点 高于所述下油箱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口设有手动流量调节阀。这样,通过手动 调整油液的输出量。
进一步地,所述下涂油辊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在下辊轴的轴承, 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轴承上的轴承胶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与所述下辊轴之间间隙配合。这样,轴 承可以在轴向有一定的蹿动,从而利于钢带下表面的涂油。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辊轴上间隔设有多个轴用卡簧,相邻的轴 用卡簧之间设有一个所述轴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支架包括与下油箱底部固定的导向杆, 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轴定位座,所述轴定位座一端套设在所述导向 杆上,所述轴定位座另一端与所述下辊轴端部连接,所述导向杆上 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下油箱底部与所述轴定位座底部 之间。这样,使得下涂油辊与钢带下表面存在一定的接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涂油装置对钢带上表面进行 涂油,通过下涂油装置对下表面进行涂油;利用上涂油辊的自重保 证了上涂油辊与钢带上表面的接触力,利用弹簧的张力保证了下涂 油辊与钢带下表面的接触力,从而达到对钢带上、下表面涂油的目 的,相对于现有的喷射系统从源头上改变了涂油的方式,避免了由 于油的黏性导致混合液无法喷射出,进而导致涂油不能稳定、均匀、 有效的进行,同时也最大程度的节约了用油量,并且相比与现有的 喷射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可以利用产线现有的 富裕空间,方便现有产线的改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前钢带涂油装置上涂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前钢带涂油装置下涂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 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平前钢带涂油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7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除磷机挡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床上卸钢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