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性能热处理立排式装炉支撑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6764.5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曾成;石联峰;袁万彬;杨仕树;张继强;陈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C21D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热处理 立排式装炉 支撑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批量性物料的热处理生产作业领域,适用于当前生产中涉 及的淬火、回火、正火、退火、固溶、时效等热处理工序,具体涉及一种性能 热处理立排式装炉支撑工装。
背景技术
在热处理生产作业过程中,目前采取的工件装炉方式为工件放置于热处理 料盘上后入炉加热。在单炉次工件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采取逐层纵横交错码放 的方式进行码放,以保证工件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对于当前广泛使用的热处 理加热炉窑而言,其主要的加热源均分布于炉壁两侧,通过热辐射将热量传递 至工件进行加热。在采取目前装炉码放方式的情况下,工件堆放密度较大,热 辐射吸收效率较低,必须采取长时间的保温,通过工件间的热传导使全部工件 温度达到一致,从而造成加热时间延长,能耗增大,于此同时,在工件冷却时, 由于工件间的间隙受其余工件的阻挡造成冷却介质无法顺利达到内部工件,致 使内部工件冷却速度无法达到技术要求,造成热处理后同炉工件的性能指标不 一致以及部分工件性能指标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性能热处理立排式装炉 支撑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性能热处理立排式装炉支撑工装,包括间 隔栅和底梁,在所述底梁上设置有插槽,所述间隔栅垂直插入插槽内,在间隔 栅的侧面设置有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栅为薄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栅中部布置支撑筋结构。
进一步地,插槽均布在底梁上,插槽间距为工件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栅和底梁均整体采用耐热合金浇铸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本工装后,可增大装炉工件 (堆垛)与加热器之间可直接受热的表面积,可提高热辐射吸收率,此外,每 列工件的最小加热截面并未随工件码放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均热时间可大 大降低,同时在冷却过程中工件间间隙通畅,冷却速度均匀。
同时,也解决了为实现立排式装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工件重力的影响, 立排高度难以保证,工件堆放到一定高度后不易稳固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摆放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性能热处理立排式装炉支撑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间隔栅1和底 梁3,其中:
在底梁上设置有插槽,可用于间隔栅的垂直插放。所述插槽均布在底梁上, 插槽间距为工件的宽度。
所述间隔栅结构为薄壁、中部布置支撑筋结构,以保证工件之间最大间隙 以及工件的垂直支撑固定,以实现工件立排式装炉。在间隔栅的侧面设置有通 道。
工装整体采用耐热合金浇铸成型,以保证其使用寿命以及高温条件下的强 度,装出炉过程可将起吊力施加于底梁,实现整体起吊装炉、出炉。
间隔栅可垂直插入底梁上预留的插槽,工件则立排摆放于间隔栅之间。间 隔栅的布置使工件在立排码放一定高度后仍能保持稳定,同时间隔栅侧面的通 道可保证工件之间的通流间隙,底梁则作为主要承载部件。
采用本工装后,工件摆放效果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销轴类零件的轴头端面的感应淬火装置
- 下一篇:研磨状态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