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检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428.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秦志华;邱青;姚凡;张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倪金磊 |
地址: | 226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检钳。
背景技术
在人体内治疗过程中,体内的病灶部位必须进行切片化验,确诊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特别是人体细小器官组织(如尿道、膀胱、鼻腔、耳等),需要专用的切片化验器械。现有技术对人体细小器官组织的病灶部位进行切片化验时,没有专用的切片化验器械,只能用一般的细小型钳类进行切片。其缺陷是:手术应用不方便,器官过小难以夹取切片,并延长手术时间,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目前,通过内窥镜取样检查人体内某病变部位组织,具有微创伤、痛苦小等优点,是一种常用也比较受欢迎的诊断方法。而活检钳是内窥镜检查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之一,常随着内窥镜钳道伸入人体体内,夹取病变组织,以作病理分析用。因此,活检钳的使用质量将直接影响检查效果的好坏。
尽管现在各种式样的活检钳呈出不穷,但在使用时仍面临两大困境:一是难以对病变组织取样时的准确定位;二是对于一些表层较硬的肿瘤组织等,取样困难,比较费时费力,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检钳,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是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检钳,包括钳头、钳头座、钳杆、固定手柄以及活动手柄,钳头包括上钳夹、下钳夹、上连接片以及下连接片,上钳夹以及下钳夹上均设有啃齿,上钳夹、下钳夹的中部铰接于钳头座上,上钳夹、下钳夹的尾部分别与下连接片、上连接片的一端部铰接,钳头座的顶部设有顶针,钳头座的尾部固定连接于钳杆的一端,钳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的头部,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通过螺钉铰接,钳杆为中空管体,钳杆的内部穿设有拉杆,拉杆的一端与上连接片、下连接片的另一端部铰接,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手柄的头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啃齿呈锥形,啃齿的齿顶角α为15°~75°,啃齿的齿间角β与齿顶角α角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固定手柄以及活动手柄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活检钳结构设计合理,钳杆体积小,在人体细小器官组织进出流畅;使用方便,活动灵活;通过设置顶针,方便医生快速确定病变组织位置;在上、下钳夹剪切面上设计成排的啃齿,面对较硬的病变组织时,取样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检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活检钳的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检钳,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检钳,包括钳头1、钳头座2、钳杆3、固定手柄4以及活动手柄5。钳头1包括上钳夹11、下钳夹12、上连接片13以及下连接片14,上钳夹11、下钳夹12的中部铰接于钳头座2上,上钳夹11、下钳夹12的尾部分别与下连接片14、上连接片13的一端部铰接。钳头座2的顶部设有顶针20,钳头座2的尾部固定连接于钳杆3的一端。钳杆3另一端焊接于固定手柄4的头部,固定手柄4与活动手柄5通过螺钉45铰接。钳杆3为中空管体,钳杆3的内部穿设有拉杆31,拉杆31的一端与上连接片13、下连接片14的另一端部铰接,拉杆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手柄5的头部,拉杆31上套设有弹簧32,弹簧32位于固定手柄4以及活动手柄5之间。
上钳夹11以及下钳夹12相互接触的表面上均匀设有啃齿10,啃齿10呈锥形,啃齿10的齿顶角α为15°~75°,啃齿10的齿间角β与齿顶角α角度相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