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316.5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君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岩通灵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A47G2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卫用挂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面吸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厨卫用吸盘都是单面的,吸盘面吸在墙壁上或玻璃面上,另一面设置挂钩用来挂小件物品,但被挂物品必须设有孔或有绳带才有能挂在钩上,厨房或卫生间内都会放置有许多表面光滑、无孔的瓶瓶罐罐,无法挂在挂钩上。若是在公共的场所,小件物品的临时放置就更为不便,易遗忘丢失甚至调入下水道中,造成麻烦。
申请号为20072010417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面吸盘,它包括基板和吸盘,在基板的正面和反面均各设有若干个吸盘,基本与正、反两面的吸盘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方便地吸住各种小型用品,其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灵活。
但是,当人们从吸盘上取下物品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吸盘吸附物品过牢,直接连带吸盘,将其从墙上扯下,造成使用不便,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吸盘,能够防止取下物品的时候,连带吸盘一起取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吸盘,包括基板、以及位于基板表面的若干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分为用于吸附物品的正面、与用于吸附墙面的反面,位于基板反面的吸盘的大小从基板的边缘至基板的中心方向逐渐增大;
各吸盘分行排列设置,且各行吸盘之间设有供人手指穿过的间隙;
正面与反面的吸盘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位于基板正面的吸盘底部设有第一气孔,基板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一气孔,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吸盘的正面,且基板上设有用于堵住第一通道的第一气嘴。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厚度从自身的中心至两侧方向逐渐增厚。
进一步的,位于基板反面的吸盘底部设有第二气孔,基板内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二气孔,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吸盘的侧面,且基板上设有用于堵住第二通道的第二气嘴。
进一步的,位于基板正面的吸盘的大小从基板的边缘至基板的中心方向逐渐缩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面的吸盘规格比正面大的设计,使吸盘的反面对墙壁的吸附力大于正面对物品的吸附里,由此,能够达到在取下物品时,防止连带将双面吸盘从墙上扯下的情况;
同时,各吸盘分行整齐排列,各行吸盘之间设有供人手指穿过的间隙,在取下物品的时候,方便人们的手指穿过各行的吸盘之间,握住物品并取下,相比手掌朝向基板取物品的方式,手指在物品与基板正面之间,便能将物品和基本之间撑开,然后握住物品、轻松取下,而不会像从外部握住那样,如果物品吸附的紧,就有可能连带基板扯下;
正面与反面的吸盘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在吸附物品的时候,按压的力便能够直接作用给位于基板反面的吸盘,保证反面的吸盘与墙壁吸附到位,而在取物品的时候,正、反面两个吸盘相互对应,反面的吸盘直接抵消正面的吸盘对其向外的作用力,保证自身不被扯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吸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吸盘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吸盘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吸盘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基板;11、正面;12、反面;2、吸盘;31、第一气孔;32、第一通道;33、第一气嘴;41、第二气孔;42、第二通道;43、第二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面吸盘2,包括基板1、以及位于基板1表面的若干吸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分为用于吸附物品的正面11、与用于吸附墙面的反面12,位于基板1反面12的吸盘2的大小从基板1的边缘至基板1的中心方向逐渐增大;
各吸盘2分行排列设置,且各行吸盘2之间设有供人手指穿过的间隙;
正面11与反面12的吸盘2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反面12的吸盘2规格比正面11大的设计,使吸盘2的反面12对墙壁的吸附力大于正面11对物品的吸附里,由此,能够达到在取下物品时,防止连带将双面吸盘2从墙上扯下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岩通灵塑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岩通灵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