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弯折机器人信号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5936.7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后家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欧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1/02;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弯折 机器人 信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耐弯折机器人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的机械人和自动化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许多的工序和动作都存在高弯折性,每天同一个动作要重复许多遍甚至,这对连接在机械人和自动化设备上的信号电缆有着极大的负荷,而现有的电缆承受弯曲负荷力小,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弯折机器人信号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弯折机器人信号电缆,包括外护套、编织层、第一包带、第二包带、导体、绝缘套、棉线和绕包层,所述外护套的下表面粘贴在第一包带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包带的下表面粘贴在编织层的上表面上,所述编织层的下表面粘贴在第二包带的上表面上,所述绝缘套套在导体上,且位于外护套的内部,所述绕包层缠绕在两个套有绝缘套的导体上,所述棉线填充在套有绝缘套的导体之间的空隙处。
进一步,所述外护套是由高弹TPU基材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编织层是由合金铜丝基材编织而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是由PTFE基材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绝缘套由ETFE基材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导体和绝缘套之间填充有防弹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耐弯折机器人信号电缆,导体采用43/0.08BC型号,该型号的导体有着极细的裸铜线,增加耐弯折性,也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填充了棉线,增加了整根电缆在弯折运动过程中的强度,使电缆弯折之后不会拉伸变形等,充分保证了电缆的圆整度,编织层是由合金铜丝基材编织而成起到屏蔽,抗拉扯的作用,外护套是由高弹TPU基材制作而成,有着防水,放油,耐磨,高强度,导体和绝缘套之间填充有防弹丝,且防弹丝的型号为200D,使线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了抗拉等强度,保证使用过程中铜丝不会被拉细,拉断,保证了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外护套;2-编织层;3-第一包带;4-第二包带;5-导体;6-绝缘套;7-棉线;8-绕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耐弯折机器人信号电缆,包括外护套1、编织层2、第一包带3、第二包带4、导体5、绝缘套6、棉线7和绕包层8,外护套1的下表面粘贴在第一包带3的上表面上,第一包带3的下表面粘贴在编织层2的上表面上,编织层2的下表面粘贴在第二包带4的上表面上,绝缘套6套在导体5上,且位于外护套1的内部,绕包层8缠绕在两个套有绝缘套6的导体5上,棉线7填充在套有绝缘套6的导体5之间的空隙处,外护套1是由高弹TPU基材制作而成,编织层2是由合金铜丝基材编织而成,第一包带3和第二包带4是由PTFE基材制作而成,绝缘套6由ETFE基材制作而成,导体5和绝缘套6之间填充有防弹丝,有着极细的裸铜线,增加耐弯折性,也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外护套1是由高弹TPU基材制作而成,有着防水,放油,耐磨,高强度的功能,增加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导体5和绝缘套6之间填充有防弹丝,增加了抗拉强度,提高了电缆的机械性能,编织层2是由合金铜丝基材编织而成的隔离层,有着屏蔽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欧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欧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5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