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顶燃增旋热风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5828.X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刘建英;陈静;刘豫喜;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1B9/00 | 分类号: | C21B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张真真 |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式顶燃增旋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顶燃增旋热风炉,主要用在高炉炼铁方面,为高炉提供热风。
背景技术
热风炉作为热动力机械的热风炉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按热风炉内部的蓄热体分球式热风炉(简称球炉)和采用格子砖的热风炉,按燃烧方式可以分为顶燃式,内燃式,外燃式等几种。目前使用的高炉炼铁用的热风炉,因其普遍存在着煤气和空气混合不佳和气流分布不均匀导致的燃烧不完全或燃烧不稳定及负荷调节性能差的问题,因此蓄热式热风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进而提升燃气的燃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顶燃增旋热风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从而提升燃气的燃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式顶燃增旋热风炉,包括炉体,炉体上部设有燃气入口和空气入口,炉体下部设有尾气出口,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燃烧器,燃烧器下方设有蓄热体,所述燃烧器上端面交替设有空气喷口和燃气喷口,所述空气喷口通过空气分配管道与空气入口连通,所述燃气喷口通过燃气分配管道与燃气入口连通,所述燃烧器的上方设有导流条。
所述导流条倾斜设置在燃烧器设有空气喷口和燃气喷口的端面上。
所述导流条间隔一个空气喷口和一个燃气喷口设置。
所述导流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80°。
所述炉体中部设有热风出口,炉体下部设有冷气入口。
所述炉体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设有炉篦子,所述蓄热体位于炉篦子上。
所述的蓄热体为格子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体内燃气和空气的喷口处增设导流条,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流在垂直上升和周向旋转过程中均匀混合,在顶部进一步混合后,从中心向下流动,形成周向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混合涡旋,从而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更充分,从而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燃烧后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蓄热式顶燃增旋热风炉(燃烧器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蓄热式顶燃增旋热风炉,包括炉体2,炉体2上部设有燃气入口1和空气入口9,炉体下部设有尾气出口4,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燃烧器,燃烧器下方设有格子砖8作为蓄热体,燃烧器上端面交替设有空气喷口91和燃气喷口11,所述空气喷口91通过空气分配管道与空气入口9连通,所述燃气喷口11通过燃气分配管道与燃气入口1连通,炉体中部设有热风出口7,炉体下部设有冷气入口3,炉体底部设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上设有炉篦子6,格子砖7位于炉篦子6上。
燃烧器的上方设有导流条10,导流条10倾斜设置在燃烧器设有空气喷口和燃气喷口的端面上;导流条10间隔一个空气喷口和一个燃气喷口设置,所述导流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8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燃气和空气分别通过燃气入口1与空气入口9进入顶部燃烧室,从燃气喷口11和空气喷口91垂直向上喷出,经过导流条10的导流,使气流在垂直上升和周向旋转过程中均匀混合,在顶部进一步混合后,从中心向下流动,形成周向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混合涡旋,并在此过程中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穿过格子砖8,将格子砖组成的蓄热体加热,燃烧后的尾气通过尾气出口4排出;当格子砖被充分加热后,热风炉就可改为送风,此时有关闭燃气入口和空气入口的阀门,送风各阀打开,冷风通过冷气入口3进入,穿过格子砖8而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热风出口7送出。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5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杆式手动丝线矫直器
- 下一篇:一种布料溜槽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