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5087.5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史存林;叶阳升;蔡德钩;张千里;陈锋;姚建平;闫宏业;李中国;朱宏伟;王立军;程爱君;程远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刘华联;张少辉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自然界中,存在有非常的各类边坡。在这些边坡中,有许多边坡是裸露边 坡。特别是对于道路而言,边坡,特别是裸露边坡极有可能由于边坡塌陷造成滑 坡,而导致重大的交通问题。因此,急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道路边坡上设置防护网来加固边坡。然而,这种方式 仅能防止边坡表层土体滑落,并不能加固边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边坡防护结构。这种边坡防护结构包 括,边坡基体,沿边坡基体的坡面在边坡基体内设置多个增强体,相邻的增强体 彼此接触而形成边坡防护体,多个增强体的外露面形成了边坡防护体的防护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边坡防护结构,由于多个增强体均具有较高的强度、 密实度和较低的渗透系数,因此由各增强体构造而成的边坡防护体和防护面同样 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密实度和较低的渗透系数。此外,增强体从边坡基体的内 部延伸到外部,这保证了从整体上提增强了边坡基体的抗剪切的能力和土体稳定 性,避免发生滑坡和水土流失。增强体的外露面形成的防护面不但完全防止了边 坡表层土体滑落,而且还能防止来自外界的对边坡基体的破坏作用,从而进一步 加固了边坡基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层增强体的外露面和底面均低于上层增强体的外露面和 底面,并且下层增强体具有与上层增强体相接触的重合区。通过将下层增强体和 上层增强体设置有重合区,可以彻底避免下层增强体与上层增强体交界处存在有 强度弱化区,从而整体边坡防护体不存在薄弱点。优选地,重合区与下层增强体 的长度之比在1/3到1/2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边坡增强体的形状都相同。这样,不仅给施工降低了难 度,同时,也使得各增强体能够承受同等的剪切力,即具有相同的抗剪强度。从 而保证该防护边坡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降低发生滑坡的机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增强体的外露面为斜面,多个斜面组成了边坡防护 体的倾斜的防护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倾斜的防护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陷。这些凹陷可以容纳 从坡顶滚落的小块物体,以避免这些小块物体落到处于边坡底部的道路上。在一 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增强体的外露面还包括与斜面相连的横向延伸面以及与斜 面相连的纵向延伸面。下层增强体的横向延伸面与上层增强体的纵向延伸面衔接 而形成凹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增强体的外露面包括横向面和竖直面。下层增强体的横 向面与上层增强体的竖直面衔接而形成边坡防护体的阶梯型的防护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强化边坡基体的预定区域内的土体而形成增强体。在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向预定区域内的土体内掺入强化材料或将预定区域内 的土体密实来实施强化。具体来说,强化材料可以为水泥、石灰或石英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边坡防护体和防护面同样 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密实度和较低的渗透系数。(2)增强体从边坡基体的内 部延伸到外部,这保证了该边坡防护体具有较好的抗剪切的能力和较好的土体稳 定性,避免发生滑坡和水土流失。增强体的外露面形成的防护面不但完全防止了 边坡表层土体滑落,而且还能防止来自外界的对边坡基体的破坏作用,从而进一 步加固了边坡基体。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 中: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边坡防护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边坡防护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边坡防护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该边坡防护结构100包括边坡基体1和增强体2。在本 申请的实施例中,该边坡基体1可为原生态坡体结构,构成边坡基体1的土体通 常可为黄土、素土、膨胀土或边坡土等。为了加固边坡基体1,沿边坡基体1的 坡面在其内部设置了多个增强体2。这些增强体2就形成了边坡基体1的防护体 4,并且增强体2的外露面形成了防护面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5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