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腹股沟内环口测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4092.4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6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浩;夏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17/29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镜 腹股沟 内环 测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腹腔镜手术时使用的腹股沟内环口测量器,测量内环口的缺损直径和偏斜人体直线的角度,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变测量和临床研究。
背景技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与其他疾病手术一样需要记录病变的程度,包括内环口的外观分型、缺损直径和偏离人体中线的角度等。内环口外观一般通过腹腔镜即可观察确定,但目前尚缺乏腹腔镜下精确测量内环口缺损直径和偏离角度的工具,术者多根据张开的腹腔镜钳对照后大体估算,存在较大误差,不适合于精确的手术记录,并阻碍相关科学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腹股沟内环口测量器,精确测量腹股沟内环口的直径以及内环口偏离中线的角度,能够用于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精确的科学研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腔镜腹股沟内环口测量器,包含有腹腔镜分离钳、弧形尺和电子指南器,所述腹腔镜分离钳的两个钳头对应延长,用以实现分离后两钳头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内环口直径的最大值,所述腹腔镜分离钳的两手柄之间连接有弧形尺,所述弧形尺一端固定在一个手柄上,另一端与另一个手柄活动连接,分合两手柄时处于弧形尺活动端的手柄沿弧形尺滑动,所述弧形尺上设置有与两钳头之间张开距离成对应比例的刻度,所述电子指南器通过电极插头连接在腹腔镜分离钳固定弧形尺的一端。
所述电子指南器采用高精度倾角补偿式三维电子罗盘,所述电子指南器与腹腔镜分离钳连接后,在所述电子指南器及其连接线外部套设无菌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在普通腹腔镜分离钳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腹腔镜分离钳在内环口内张开的幅度在手柄之间的弧形尺上精确显示,方便测量和查看,并能够通过电子指南器测量内环口偏离人体中心线的倾角,为临床手术和科研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腹腔镜腹股沟内环口测量器,包含有腹腔镜分离钳1、弧形尺2和电子指南器3,所述腹腔镜分离钳1的两个钳头11对应延长,用以实现分离后两钳头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内环口直径的最大值,所述腹腔镜分离钳1的两手柄12之间连接有弧形尺2,所述弧形尺2一端固定在一个手柄上,另一端与另一个手柄活动连接,分合两手柄时处于弧形尺2活动端的手柄沿弧形尺2滑动,所述弧形尺2上设置有与两钳头11之间张开距离成对应比例的刻度,所述电子指南器3通过电极插头连接在腹腔镜分离钳1固定弧形尺2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电子指南器3采用高精度倾角补偿式三维电子罗盘,所述电子指南器3与腹腔镜分离钳1连接后,在所述电子指南器3及其连接线外部套设无菌保护套。
本实施例中,在弧形尺2活动端的手柄指圈上设置指针,具体使用时,腹腔镜分离钳1的两个钳头11在体内内环口张开,张开一定幅度触及内环口的直径最大边缘时,两手柄12之间弧形尺2上指针指示的刻度为内环口直径的精确值,实现了在体外获得内环口直径精确值。
所述的电子指南器3采用高精度倾角补偿式三维电子罗盘,是一种成熟的产品,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电子指南器3是通过电极公头和电极母头卡入方式连接,连接头可相互旋转,用力可拔出。本实施例中,腹腔镜分离钳1的钳杆与电极公头水平设置,与电极母头连接后,采用无菌塑料保护套包裹在电子指南器3和连接线外部,连接线与电脑相连,通过电脑来提供电子指南器3上的测量数据,实现测量内环口偏离人体中心线的倾角功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中心医院,未经泰安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4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二次多项式的非线性复合PID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 下一篇:微型广角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