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枢转结构的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3419.6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沛纶;罗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新平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60;H01R3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充电装置,尤指一种可与相对应的USB插座、MicroUSB插 座或Lightning插座插接的具有枢转结构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对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携带型电子产品密不可分,为使携带型电子产 品长时间保持运作,会额外采购充电电池盒。当充电电池盒与携带型电子产品相互导接时, 充电电池盒内部储存的电量会对携带型电子进行充电。
现有的充电电池盒(charger)均设置有一插头,以接插相对应接口的电子装置的 插座中,以对其进行充电作业。然而由于上述插头外露于电池盒外,十分容易与周边物体碰 撞磨损而损坏。在长久使用下,灰尘、杂质等容易进入插头内,恐造成插头接触不良等问题。 此外,现有电池充电盒又存在组装组件较多且成本较为昂贵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 决上述之问题点,即成为本创作人改良之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枢转连接器插头即可对具有相应接口的插座 的电子装置进行充电,或可收折于容置槽内,以保护连接器插头不受损伤的具有枢转结构 的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及操作简便的具有枢转 结构的充电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枢转结构的充电装置,包括一充电电池 本体及一连接器插头。充电电池本体包含一容置槽、一电路板及一电芯,电芯与电路板电性 连接,其中电路板更设有部分暴露于容置槽的二第一导电体。连接器插头一端可枢转地连 接充电电池本体且能够收纳于容置槽。连接器插头还包含与各第一导电体枢转地接触的二 第二导电体。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各第一导电体的弹性部能够随时且弹性地与各第二 导电体的第二导接部保持电性连接,因此连接器插头在枢转的角度范围内,均可与电子装 置进行充电,不受某些特定角度才可以进行充电作业的限制。此外,各第二导电体还具有分 别连接第一导接部与第二导接部的一连接部,且连接部的宽度大于第一导接部及第二导接 部的宽度,以能够提供连接器插头较佳的结构强度,且使插接部与枢转部之间缺角容易成 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枢转结构的充电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绘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与充电电池本体开启的立体图。
图3为绘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与充电电池本体开启的剖视图。
图4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导电体的平面图。
图5为绘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与充电电池本体闭合的立体图。
图6为绘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与充电电池本体闭合的剖视图。
图7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具有枢转结构的充电装置与电子装置插接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 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枢转结构的充电装置100,包括一充电 电池本体110及一连接器插头200。充电电池本体110包含一容置槽130、一电路板140及一电 芯104,电芯104与电路板140电性连接,其中电路板140更设有部分暴露于容置槽的二第一 导电体150。
本实施例的充电电池本体110还包含一电池套筒102及套设于电池套筒102顶端的 一座盖120。电路板140与电芯104分别依序容置于电池套筒102内,座盖120罩盖电路板140 且容置槽130开设于座盖120一侧。
此外,电池套筒102的外型轮廓较佳为圆形,以盛装一般圆柱形的充电电池(即1至 4号电池)或钮扣型的电池。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电池套筒102的外型亦可为矩形或 其他适合的外型,以盛装9伏特、手机型电池或镍氢电池,视需要而改变。因此本实施例的充 电电池本体110结构简约且十分方便携带。
连接器插头200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充电电池本体110且能够收纳于容置槽130。连 接器插头200还包含与各第一导电体150枢转地接触的二第二导电体210,且连接器插头200 较佳为符合USB插头、MicroUSB插头、Lightning插头或其他适合插头的接口等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新平,未经罗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