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由柔绕式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3412.4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龙;金鹏;王飞;杨孝天;鲍星辉;夏荣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柔绕式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由柔绕式间隔棒。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不断开展,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情况,研究抑制输电线舞动的装置,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导线间隔棒是保持多根子导线间距,维持导线平衡和电抗平衡的重要电力器材,也是防止导线在舞动状态中受损伤的重要金具。
舞动是输电线路导线在风的激励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舞动是威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轻者会引起线路闪络、跳闸,重者会发生金具、绝缘子损坏、导线断股、断线、铁塔螺栓松脱、甚至倒塔,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
目前比较普遍的分裂导线间隔棒是一种将多根导线分开夹持并支撑的铝合金框架式间隔棒,这种间隔棒包括多个固定式线夹和一个多边形的固定支架。
这种间隔棒由于夹握力的存在,导线很难产生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导致舞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导线舞动、防护效果好的自由柔绕式间隔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正四边形框架,所述框架的四个顶点连接线夹,所述线夹包括线夹主体、线夹压盖、滑套和握持导线的握持阻尼橡胶瓦,所述滑套嵌在线夹主体内,所述握持阻尼橡胶瓦镶嵌在线夹的滑套内,线夹压盖将滑套、握持阻尼橡胶瓦闭合在线夹主体内,所述滑套与线夹构成轴向滑移配合,所述滑套上设置耐磨不锈钢片,线夹主体两端设有预绞丝护线条连接孔,预绞丝护线条连接孔与预先扭装好的预绞丝护线条连接;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由多根铝合金丝螺旋式绞制而成,每根铝合金丝的端部呈光滑的鸭嘴形;所述线夹下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穿过框架顶点处的轴孔与转动连接块相连,转动连接块的直径大于轴孔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夹主体为铝合金线夹主体。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上设有安装方向指示标志。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线夹压盖与线夹主体铰接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握持阻尼橡胶瓦为圆孔型。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鸭嘴形的顶端半径为30mm,顶端长度为18mm。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铝合金丝的根数为十五,每根铝合金丝的截面直径为7.8mm;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的长度为3500mm,截面内径为31.8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预绞丝护线条经过预先扭装消除了原有的应力。
本实用新型利用可转动握持部的自由转动机构,不让导线上覆冰积雪形成易舞动的不规则形状,握持阻尼橡胶瓦镶嵌在线夹的滑套里面,形成导线的保护装置。采用在夹线的夹头内镶嵌不锈钢片构成滑套,以保证导线转动时的灵活度和耐磨性。由于可转动握持件,导线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回转,即便是发生了覆冰积雪,导线利用覆冰积雪的偏心重量也能扭转,可以绕自身轴线产生扭转,从而改变导线的迎风面,这样不断覆冰、不断扭转的结果,使得导线形成较为均匀的覆冰,以致削弱了作用在导线上的空气动力载荷,使整个分裂导线不易发生舞动。
本实用新型预绞丝护线条是用铝合金丝预制成螺旋形的预绞丝,包在导线外部放置入线夹,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单根铝合金丝的端部呈光滑的鸭嘴形,扁平状,增大了端面的半径,加强了防电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线夹下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穿过框架顶点处的轴孔与转动连接块相连,转动连接块的直径大于轴孔的直径;线夹可通过转轴转动,提高使用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夹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绞丝护线条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处放大图。
图中,1为连接块、2为指示标志、3为框架、4为线夹压盖、5为线夹主体、6为滑套、7为握持阻尼橡胶瓦、8为预绞丝护线条连接孔、9为铝合金丝、10为截面直径、11为长度、12为尖端半径、13为顶端半径、14为顶端长度、15为截面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3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