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717.3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奥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奥轩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顾名思义,角度传感器是一种用来测量转轴旋转角度的传感器,广泛应用 于机械自动化领域。现有的角度传感器一般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角度盘, 角度盘上间隔均匀地设有刻度孔,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经刻度孔被光接收器接收 从而测量出所转动的角度。由于角度盘上的刻度孔间隔在制造完成后便不可改 变,因此,现有的角度触感器的测量精度无法调节,难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 合。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 构的角度传感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可调的角度 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传感器,包括安装板和壳体,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设有 环状凸缘,所述壳体的顶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设置在环状凸缘上,所述壳体的 内部沿壳体的内侧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电路基板,所述电 路基板上设置有磁感应器和角度感测装置,所述角度感测装置和磁感应器电联 接,所述电路基板上还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从壳体的底端穿出壳体,导线用于 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为磁感应器和角度感测装置供电,所述电路基板的上方设 置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圆心角的 电磁感应区,所述电磁感应区利用螺旋绕组线圈产生磁性,所述电磁感应区位 于磁感应器的上方,所述磁感应器用于感测电磁感应区产生的磁场并生成对应 的角度感测信号,所述角度感测装置用于接收磁感应器产生的角度感测信号, 所述刻度盘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精度控制装置和电池,所述电池与精度控制装 置电联接,精度控制装置用于对电磁感应区选择性的加磁,所述壳体内还设置 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刻度盘的上表面的中部,主轴的顶端穿过 安装板并凸伸出安装板的顶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传感器 包括刻度盘和电路基板,刻度盘上设有电磁感应区,电路基板上设置的磁感应 器用于感应电磁感应区产生的磁场并生成对应的角度感测信号,电路基板上的 角度感测装置用于接收此角度感测信号并生成相应的输出信号,输出信号通过 导线被上传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此输出信号得出具体的角度值。当需要改变 角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精度控制装置,选择性地对电磁 感应区进行上电,当电磁感应区被上电的数目变得更多时,相应的测量精度便 变得更大,相反测量精度则变得更小。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将可将壳体从 安装板上拆卸下来,然后将上位机与精度控制装置连接,上位机通过进度控制 装置对电磁感应区选择性的进行加磁。通过以上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角 度传感器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其测量精度,使用非常方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传感器,所述电路基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 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由导电材料制成,所 述刻度盘的底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 上方,所述凹槽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第 一连接柱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二连接柱的顶面接触,所述第一电极 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电池电联接。具体使用时,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通过导 线与外部电源连接,然后再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 得操作人员无需频繁跟换电池。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刻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壳体;3:环状凸缘;4:支撑板;5:电路基板;6: 磁感应器;7:角度感测装置;8:导线;9:刻度盘;10:电磁感应区;11:精 度控制装置;12:电池;13:主轴;14:第一连接柱;15:第二连接柱;16: 凹槽;17:第一电极;18: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奥轩,未经周奥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