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合一USB Type-C数据充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582.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兵 |
主分类号: | H01R31/02 | 分类号: | H01R31/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465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合一 usb type 数据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手机及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三合一USBType-C数据充电线。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手机是一种很普遍的通信工具,基本上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带有至少一部手机。手机的使用给人带来了便利,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通讯,方便工作与生活。但是当USB协会最新推出了USBType-C接口标准,已被国际知名电脑,手机厂商所采纳并使用,如最新的苹果Macbook电脑,华硕主板,微星主板,乐视手机,谷歌手机等使用,USBType-C具有传输速率高,可以正反插,可以提供大功率供电以及超薄小巧的尺寸等优势,可以预见未来USBType接口将逐步取代和统一电脑和手机的众多接口类型,但此过程还必然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也就客观存在了多种手机接口和电脑接口并存的过程,目前主流的手机阵营中,如安卓手机使用的MicroUSB接口,学习机及部分手机和移动硬盘使用的MiniUSB接口,还有新出的USBType-C接口,往往在家庭中或者在旅行,出差,会议等公共场所,使用者往往会遇到多种手机接口的情形,当使用者需要将手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或者通过计算机或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一条数据线专门对应一种品牌的手机,如果有部手机需要用到数据线的时候,往往需要携带多条数据线,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降低了社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兼容适配各种不同型号手机的三合一USBType-C数据充电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合一USBType-C数据充电线,其包括壳体、转换电路板和连接线,所述转换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周缘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转换电路板相连接的Type-C连接器、MiniUSB连接器和MicroUSB连接器,所述连接线一端插入壳体内且与所述转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设有USB插头,所述连接线的内外表面包覆有TPE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两侧设有Micro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与壳体通过弧面连接过渡,Type-C连接器设于壳体前端并分别与Micro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垂直设置,Type-C连接器、Micro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与壳体连接处均有凸起台阶形状。
连接线包括外绝缘层和设于绝缘层内的芯线,芯线由若干条由铜线和抗张纤维绞合而成,芯线外包覆着内绝缘层。传统的数据线,在芯线方面,通常为单股或多股铜丝绞合而成,未加抗张纤维,实际应用中抗张纤维多为尼龙丝或者防弹丝,由于数据线在使用中经常弯曲,摇摆,拉扯,铜丝很容易断开,使用寿命短,本设计实例中芯线采用在多股铜丝中间添加500-1000D粗度的抗张纤维,铜丝包覆抗张纤维绞合而成,连接线就增加了抗张,抗拉,抗摇摆性,增加了使用寿命。在芯线内绝缘层方面,传统数据线通常为PVC,PE或者PP材质,本设计实例中内绝缘层采用TPE材料,因介电常数后者比前者小,其传输速度优于前者。在外绝缘层方面,传统数据线多采用PVC材质,本设计实例中采用TPE材质,前者手感干涩,弹性差,后者手感细腻,光滑,弹性和弯折后的恢复性后者都优于前者。同时,TPE材质的耐磨性,耐油性能较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设有最新的USBType-C连接器以及多个不同规格的接口,以适应最新USBType-C接口的电子产品,能满足不同的电子产品连接要求,实现单一连接线能提供多种接口的连接,兼容性好,功能多,方便使用,而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外形美观,便于携带,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兵,未经徐海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